【113】大廚(2 / 2)

這個鋁製大托盤是由十二個小托盤組合而成的,每個小托盤都長四十厘米,寬五十厘米,十二個小托盤連在了一起就變成了一個長三米,寬一米四左右的大托盤桌,在這個大托盤上,梁鴻濤花費了一千四百塊錢。

然後梁鴻濤又找到了鐵製品商店,按照這個大托盤的大小打造了一個正好放下這個大托盤的鐵桌子,六百塊錢又沒了。

剩下的錢梁鴻濤買了兩口比正常的鐵鍋大上兩圈的鐵鍋,正常大小的烹飪廚具,還有一些調味料和烹飪材料。

買完了這些東西,梁鴻濤積攢了整整一個星期的多餘的采購費全部用光。

采購完東西,梁鴻濤又跑到了菜市場,用長期鍛煉出來的三寸不爛之舌,加上利益誘惑,梁鴻濤成功的說服了一個肉攤和一個菜攤每天晚上八點鍾將一頭整豬和需要的菜品送到工地的廚房,當然,價格上還必須要優惠,因為是長期供應。這麼做的原因是,每天早上梁鴻濤早起倒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工人們的早飯卻成了問題,總是泡飯加上饅頭就鹹菜,根本就隻能讓工人們吃飽,俗話說的好,早飯一天的關鍵,梁鴻濤可不想讓工人們在上午十點就開始餓肚子。晚上送菜可以提前準備,而早上多出來的時間正好精心為工人們提供更為舒服的早餐。

做完了這些,梁鴻濤的小廚房終於初具了規模,梁鴻濤直到此刻才開始有信心能夠將這項工作做到人人滿意,人人高興。

星期一清晨,一周的開始,當工人們洗漱完畢來到平時打飯的地方,卻驚喜的發現,原來的大木頭案板上放著兩大盆饅頭,桌子邊上放兩桶泡飯的情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超大的托盤,在大托盤的小托盤當中,放著茶葉蛋、糖三角、花卷、饅頭、豆包等等幹糧,而泡飯也變成了粥,鹹菜更是從以前單一的菜葉加鹽加醬油變成了炸辣椒、過油芹菜葉、豆腐乳等等多達六樣小菜。

豐盛的早餐讓所有工人都高興的歡呼了起來。

中午的菜更是讓所有工人都高興的準備衝上去親梁鴻濤了,青辣椒溜肝尖、紅燒肉、豬腰湯、豬腳燉黃豆、白菜炒肉、燒茄子等等一共十二種菜品。

看著所有工人吃的開心,梁鴻濤覺得,自己這一上午的辛苦都值得了。

因為這兩頓飯,梁鴻濤得到了所有工人的心,梁鴻濤被所有工人都尊稱為梁大廚,這也算是對一個連廚師證都沒有,被廚藝學院開除出來的人的最高獎勵了。

“小梁,我就知道你能做好的,加油幹。”梅正星在吃了梁鴻濤做的菜以後高興的拍著梁鴻濤的肩膀讚賞道。

梁鴻濤的廚房改革最大的受益人和最高興的人莫過於梅正星了,工人們吃的飽,力氣足,幹勁也提高了,本來三天的工程量,竟然在第二天的晚上就完成了。

梁鴻濤在廚房改革後的第一個星期得到了梅正星給他的一個大大的紅包,整整兩千塊錢,而梁鴻濤在貪嘴的刀魂的慫恿下,在晚上請梁鴻濤吃了一頓超級大餐——當地最有名氣的小吃一條街,每個攤位梁鴻濤都要買一份,結果是,梁鴻濤口袋當中四百塊錢光榮犧牲,而刀魂和梁鴻濤這一鬼一人撐的一夜都沒有睡著覺,光在工地轉圈消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