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大鍋菜(1 / 2)

“那早飯呢?”梁鴻濤奇怪的問道,難道工人們一天隻吃兩頓飯嗎?那上午還有力氣幹活了嗎?

“早飯?早飯吃的就是中午和晚上的剩飯,把剩飯熬成粥,然後騰上幾鍋饅頭,做點小鹹菜,吃飽了就行了。”飛默笑著解釋道。

“這些都是最正常的,要是工程趕進度,一天就要幹十四五個小時,到時候還要準備夜宵,那你就更沒有休息時間了。”飛默想了想繼續說道。

梁鴻濤倒並沒有被這種事情嚇到,反正不是什麼大事,廚師的本職工作就是切菜做飯燒菜,現在有人幫忙,梁鴻濤就更不用有任何害怕的思想了,梁鴻濤認為,做一個菜和做十個菜是一樣的,就是成倍的關係唄!梁鴻濤對自己的小學數學還是相當有自信的。

洗菜,切菜,準備材料。按照材料劃分,梁鴻濤晚上能夠做兩道菜,一道是土豆燉豬肉,一道是白菜豬肉湯。

和正常菜比較多出來三十多倍的鹽看起來可夠恐怖了,平時的一小勺,現在就變成了一大把,味精這種東西彭白不喜歡選擇,因為味精雖然能夠提升菜品的味道,但是壞處卻更為突出。

味精的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穀氨酸,後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製性神經遞質。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這種抑製性神經遞質就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於抑製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等一係列症狀;有人還會出現焦躁、心慌意亂;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會覺得骨頭酸痛、肌肉無力。另外,過多的抑製性神經遞質還會抑製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影響尤為顯著。

當然,梁鴻濤不會明白這種高深的科學理論的,他隻是從原始森林當中明白,加了味精的菜猴子是不吃的,而梁鴻濤給自己單獨做出來的菜加了味精,吃了一個星期以後,彭白的頭發大把大把的掉落,這讓梁鴻濤明白了味精的危害,自然也不會選擇味精作為調味料了。

無論是土豆豬肉還是白菜豬肉湯全都是傳統的燉菜,這種燉菜最大的特點就是消耗時間長,所以現在開始烹製,等到開飯的時間就差不多燉好了。

開學和飛默兩人首先證明了梁鴻濤是一個廚師的身份,因為梁鴻濤無論是削土豆皮,還是切白菜和豬肉,那種刀法可不是普通人能夠擁有的。

經過了長時間的刀功練習,梁鴻濤現在就算是閉著眼睛也能夠分毫不差的講土豆切成形狀相同的土豆塊,更不用說切片了。

經過了整整一下午的忙碌,梁鴻濤終於完成了他來到工地的第一個任務——為三百多位工人準備晚飯。

“好鹹啊!”

“是啊!”

“不過豬肉燉的可真爛啊!”

“還別說,除了太鹹了以外,味道還真的不錯啊!”

開飯的工人紛紛發出了讚賞和批評的聲音。

梁鴻濤一陣暗汗,他可是嚴格的按照一份菜的用量乘以份數加的鹹鹽,怎麼可能出現鹹的情況呢?

梁鴻濤拿起大勺給自己盛了一盒土豆燉豬肉,這一口吃下去,梁鴻濤噗的就把嘴裏的東西吐了出來,不是太鹹,是相當相當太鹹了啊!就算是當鹹菜,恐怕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