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雞蛋重的是油溫和火力,兩者缺一不可。
火必須控製在中火偏大。不能用猛火,猛火雖可以快速增加油溫,可也會加快雞蛋燒焦速度。
油溫掌控更是重要。油溫太高,雞蛋熟得快,變焦可能性也就加大。油八分熱時最適宜下雞蛋。雙麵煎蛋時間不能超過十五秒,還必須不斷晃動鍋。以讓鍋裏雞蛋均勻受熱,不會產生有的地方熟了,有的地方生的情況。
當然了,雞蛋幾分熟相對比較簡單。雞蛋外麵蛋清熟了,蛋黃完全稀稠的是五分熟,稍微凝固點是七分熟。
經過長時間的翻鍋訓練,對梁鴻濤來說也不是難事了。
從剛開始時翻鍋總把雞蛋翻臉上到翻過將雞蛋黃砸鍋裏碎掉,梁鴻濤已經可以很好掌握翻鍋力度、速度及角度。
雞蛋離鍋時,鍋要倒迎上去,然後再卸去雞蛋下落的力度,這就好像用菜鏟抄住了雞蛋下部將雞蛋翻個麵。
倘若有人站在梁鴻濤身邊連續觀察他四天,一定會驚歎梁鴻濤絕對是個天才。
翻蛋是門很講究的學問,梁鴻濤竟然短短一下午就練成了。這種天分幾乎無人能有,不過這也跟梁鴻濤的勤奮息息相關。隻是那些個英勇獻身的數百個雞蛋會不會這樣想可就沒人知道了。
再次回到前堂後,可就再也沒人投訴梁鴻濤的的煎蛋有問題了。
鴻運樓光憑煎蛋就吸引了大量早餐客,自然是有秘訣的。試想那家飯店不提供煎蛋?又有幾個廚師不會煎蛋?不過像鴻運樓把煎蛋當藝術來處理的,可就沒有了。
煎出來的雞蛋要求嚴格,無論是表麵還是內裏都要求嚴格,必須賞心悅目,然後口感美味。
梁鴻濤經過幾天的練習,煎出來的蛋不僅蛋清熟而不焦,蛋黃稠而不生,而且煎蛋時不用菜鏟,完全靠倒油的勺子加上一雙手,可謂是一道獨特的景觀。
身為梁鴻濤的師父,劉一手這次又喜出望外,笑得那是合不攏嘴。那可他沒想到無心的指示竟能造就一個神奇的煎蛋廚師。
鴻運樓的老板趙胖子,自然也是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有了梁鴻濤藝術煎蛋的出現,鴻運樓的早餐供應變得越發火爆起來了。
煎雞蛋,成本是五毛RMB一個,賣出去卻是兩元,利潤豐厚。
尤其自梁鴻濤成為了專業煎蛋師傅後,鴻運樓光早餐的營收就多出近一千來塊錢。連帶著帶動其它產品的銷售,早餐收入足足翻了一倍多。
鴻運樓的人歡天喜地,東海市原本與鴻運樓風分庭抗立的香滿樓可就生意日益下跌,愁苦了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