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謙虛能使你獲得好人緣(1 / 2)

領悟:危機意識是你不斷前進的保障

自省:凡事要防患於未然

技巧:做人要有憂患意識改變你一生的30個關鍵做人智慧改變你一生的30個關鍵做人智慧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懼亂所以保治,戒亡所以獲存。

——房玄齡

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初夏,一隻在人家倉庫裏覓食的老鼠意外地掉進了一個盛得半滿的米缸裏,這飛來的口福使老鼠喜出望外,它警惕地環顧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危險之後,接下來便是一通瘋吃猛吃,吃完倒頭便睡。

老鼠就這樣在米缸中吃了睡,睡醒了再吃。日子不知不覺的在豐衣足食的悠閑中過去了。有時老鼠也曾為“是否要跳出缸去”進行過思想鬥爭和痛苦的抉擇,但終究未能擺脫白花花的大米的誘惑。直到有一天它發現米缸見了底,才覺得以米缸現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沒有這個能力了。

對於老鼠而言,這缸米就是一塊試金石。如果它想全部據為己有,其代價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管理學家把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稱之為“生命的高度”。而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的手裏,它多留戀一天,多貪吃一天,就離死亡更近一步。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都能夠做到在明顯有危險的地方止步,但清楚地認識潛在的危險並及時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沒那麼容易了。

領悟:危機意識是你不斷前進的保障

一隻野狼臥在草上勤奮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麼好,大家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隊伍中吧!”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問道:“森林這麼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麼用勁磨牙呢?”野狼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並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做事應該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才不至於手忙腳亂。“書到用時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實學問,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沒有機會,然而當升遷機會來臨時,再歎自己平時沒有和蓄足夠的常識與能力,以致不能勝傷,也隻好後悔莫及。

若是一個企業沒有危機意識,就會安於現狀,而公司當然更不會進步。企業光榮的曆史不能一直緬懷,大家不能總是“吃老本”,因為這樣會讓員工失去憂患意識。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是這個意思。

自省:凡事要防患於未然

狡兔三窟本來是兔子在生存過程中為了對付天敵而自然形成的一種本能之術。說的是狡猾的兔子往往有好幾個藏身的洞穴,以便於逃避災禍。將狡兔三窟之術運用於社會生活的,當首推馮諼。

馮諼,戰國時齊國貴族孟嚐君門下的食客。此人雖無顯赫功名,但見識深遠,謀事有方,是位智慧過人的奇才。馮諼衣食無著,投奔於權門之下時,本來胸無奇才,但並不自誇自詡,相反,卻自稱“無好”、“無能”。結果,被孟嚐君家的傭人將他列入最低等的門客,給他粗劣的飲食。馮諼不服氣,幾次發牢騷。於是,孟嚐君把他從下等門客升到中等門客,又從中等門客升為上等門客。受到器重後,馮諼決計報效孟嚐君。一次,馮諼自告奮勇要求到孟嚐君家的封地薛城為其收債。到了薛城,馮諼不但沒有催逼百姓們還債,還以孟嚐君的名義把帶去的債券當著債戶的麵全部燒了。老百姓歡呼雀躍。馮諼空手而歸,一大早求見孟嚐君。孟嚐君見他如此快就回來了,很是奇怪,問馮諼收到債後買些什麼回來了。馮諼回答道:“你說讓‘買你家缺少的’,我考慮後覺得你家什麼都不缺,唯一缺的是‘義’,我就為你買了‘義’。”孟嚐君聽後心裏很不高興,但為了照顧麵子,沒有說什麼。一年後,齊閔王聽信讒言,免去了孟嚐君的相國職務。孟嚐君隻好回到自己的封邑薛。沒想到,薛城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到半道來迎接他。望著歡迎的人群,孟嚐君才恍然大悟,對馮諼說:“先生為我買的‘義’,今天才真正看到了”。這時馮諼又進言:“狡兔有三窟,才能幸免於死。如今公子僅有一窟,還不能高枕而臥,請讓我為您再營兩窟。”孟嚐君聽後一陣驚詫。馮諼接著說:“請公子借我高車使用數日,我要讓齊王在不遠的將來,重新任王子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