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行動決定一切(4)(1 / 2)

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隻會羨慕別人,或者模仿別人做的事,很少有人去認清自己的專長,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後鎖定目標,全力以赴。

如果你用心去觀察那些成功的人,就會發現他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不論聰明才智高低與否,他們所從事的行業和職務,都是自己所喜歡的。為了自己所熱愛的工作,他們隨時保持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十分看重自己的價值,對目標執著,並且絕對堅持到底。

除了當音樂家、畫家、運動員……,多少必須依賴某些天賦的能力,才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除此以外的絕大多數成就都是可以靠後天的訓練與努力得來的。

如果你渴望成功的人生,請你從現在開始就去尋找自己喜歡並擅長的工作。假使你感到你不喜歡目前的工作,那麼請你立刻著手準備更換工作,除非你不想有所作為。

9.想到做到

你想變成什麼樣的人,就真的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你以為自己更有分量、更有價值時,真的會更有分量、更有價值,這就需要我們想到做到。

有一個汽車推銷員講述他自己發明的成功之道。它看起來很有意義,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我每天都必須抽出兩個小時,打電話給客戶來安排展示樣品的時間。3年前我開始推銷汽車時,這是最麻煩的問題。我當時很害羞,又有點害怕,我的聲音在對方聽來的確如此。我用電話聯絡的客戶,如果用‘很抱歉!我沒興趣。’這種辭令來拒絕我並且立刻掛斷,簡直易如反掌。

“每個禮拜一早上,我們的經理就會開會,談‘鼓勵人心,提高士氣’的事,他真的使我‘心情開朗’,而且使我在禮拜一的時候,接洽到更多的展示機會,但是問題在於禮拜一的旺盛士氣與輝煌戰果很少持續到禮拜二以後。”

“我忽然靈機一動,既然那位經理能幫我打氣,使我勇敢地麵對工作,為什麼我不能自己為自己打氣呢?為什麼在電話訪問之前,不先給自己打氣呢?我當天就決定試試有沒有效。我沒跟任何人講就走出辦公室,很快就在空地上發現一部空車,然後在裏麵對自己說:‘我是個優秀的汽車推銷員,而且正準備變成最好的汽車推銷員。我專門推銷高級汽車,已經做成許多生意。我正要聯絡的那些對象都很需要那種車,我正要賣給他們。’”

“哈!這個自我充電法真的很管用,在這以前我從沒感覺過電話聯絡會那麼順利,我很想回味一下這種經驗。現在我已經用不著坐進汽車,才能對自己打氣了,但是我仍然使用這種技術。在我撥電話以前,我曾提醒自己:‘我是個一流的推銷員,正在努力獲得成就,我一定會有大收獲。’”

這個創意不是很好嗎?要想全力以赴,必須先使自己有全力以赴的感覺。找一句打氣的話,這樣你就會發覺你確實更偉大、更堅強。

在史華茲主持的一個訓練課程中,每一個學員都要針對“當一個領導人才”的題目演說10分鍾,其中有一個學員表現得很糟糕。他演講時,膝蓋不知不覺彎曲起來,雙手也在發抖,把原先要講的話忘得一千二淨。他結結巴巴說了五六分鍾後,好像要崩潰似的坐回座位。這次會期結束以後,史華茲請他下次提早15分鍾來。

下次會期他真的提早15分鍾來了,史華茲就和他討論他昨天晚上的演講。史華茲要他盡量回想演講前5分鍾時,他的想法到底如何?

“喔!我當時認為‘我會嚇壞了’,馬上就要當眾出醜,我心裏七上八下的,一直很不安。我一直在想:‘我所說的領導人物究竟是誰呢?’我努力記住原先想說的話,但是腦子裏隻有一片空白而已。”

“答案就在這裏了。”史華茲說,“你在演講之前,就給了自己一個很恐怖的心理打擊。你認為自己會失敗,這不是你的演講不理想的原因嗎?你應該鼓起勇氣才對,可是你卻為自己帶來恐懼。”

“今天晚上,”史華茲繼續說,“在演講前4分鍾,就照我的話去做。我要你替自己的演講打打氣,走到對麵那個空房間對自己說:‘我正要發表一次偉大的演說,我已經想到那些人想聽的許多事,我真的很樂意對他們說。’請你滿懷信心地多說幾次,然後走進會議室開始演說。”

真希望你也能親身體驗其中的奧妙,那段簡短的自我鼓勵的話,真的幫他發表了一次成功的演說。

請記住這個信條:你想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真的能變成什麼樣的人。

10.專注於你的工作

“專心”就是把意識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欲望上的行為,並要一直集中到已經找出實現這項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將之付諸實際行動為止。

派翠克,波特的一位朋友發現他自己患了一般人所說的“健忘症”。他變得心不在焉,記不住任何事情。現在,引用他的話,讓你明白他是如何克服他的這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