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奇妙的葡萄幹效應(1 / 2)

美國的費城街頭,熙熙攘攘。一個衣著襤褸的失業青年,徘徊在喧嘩的大街上,希望有位闊人突然發現他的"存在"。然而,無論他走到哪裏,甚至做出各種奇怪的動作,均無法引起人家的關注。他頗感失望,但並不沮喪。

某一天,他突然記起歐·亨利的一句話:"在"存在?這個無味的麵團中加入一些"談話?的葡萄幹吧!"

歐·亨利的話激起了他的興奮,引發了他的靈感,他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

他隨即闖進該城名震遐邇的巨富鮑爾·吉勃斯先生的辦公室,請求主人接見他一分鍾,並讓他講一兩句話。吉勃斯打量著這位衣衫襤褸卻精神奕奕的青年,出於複雜的動機,破例同意了他的請求。

最初,吉勃斯隻想說一兩句話就打發他走,沒想到兩人越談越投機,竟親熱地談了一個小時。結果,吉勃斯打電話給狄諾公司的費城經理泰勒先生,給這個青年推薦了一個優越的職位。

這是美國當代研究口才術的大師卡耐基敘說過的一件真事。原話的具體細節不得而知。那麼,這個青年是如何使用巧妙的言語吸引和打動了吉勃斯先生呢?

不管這個青年使用何種方法表達自己,事實上他向吉勃斯先生成功地推銷了自己。這位處於窮途末路的落魄青年,終日流浪在街頭巷尾,求職無著,可是經過一個小時的交談,竟奇跡般地交上了好運,得到了美差。這不得不歸功於他的談話,他的口才,不得不歸功於他在"存在"這個無味的麵團中,加入的""談話?的葡萄幹"--他的談話中所具有的懾人心魄的磁力。

這種具有懾人心魄的磁力的談話,對於那些正在尋找工作的人們而言,起著多大的作用啊!從某種意義上說,口才是求職的"敲門磚"。

歐·亨利所講的,在"存在"的無味白麵中加入"談話"的葡萄幹,就是要重視和運用"談話"的武器。國外的信息論研究者認為,即使在通信手段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仍有高達70%以上的信息,要靠人的口語去傳遞。據統計,一個人平均每天有一個小時在說話,把一生說的話加起來,要說兩年半。如果將這些口頭語言轉化成書麵語言,可以成為平均每部厚達400頁的專著400部。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職業是人們工作、勞動的起點,同一個人的生存和事業成敗緊密相關。職業猶如你成就事業的根據,職業能使個人的生存價值不斷增值。口才也是人們謀職求業的一套精致的包裝。良好的口才有助於你向招聘人員成功地表現自己,展示百己的牙能,為今後的工作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可見,求職者應極為重視鍛煉自己的口才。

讓我們再來看下列一組鏡頭:深圳,這座被譽為當代中國第一座的現代都市,每天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全國各地的求職者懷揣著藍色的夢幻和金黃色的希冀,希望在此找到一個如意的工作場所。幸運者找到了理想的職業和工作場所,但更多的人們則懷著強烈的失落感踏上返鄉的路途。

一位老家在東北的男人,已在深圳呆了一個多月,每天起早摸黑到各個公司應聘。他向許多公司發出了求職信,主動到公司麵談,但工作始終沒有著落,帶來的錢快要花光了。抱著最後試一試的僥幸心理,他來到了招聘啟事上說明的那家公司,希望謀到一個人事主管的職位。接待小姐笑容可掬地向他提出了一係列問題,當問及這位求職者的工作經曆時,他答道:我50年代初參加過朝鮮戰爭,複員後便在街道的居委會工作,擔任居委會主任至今。隨後,他又出示了黨員證件。而當接待小姐提及他是否擔任過人事主管的工作時,這位求職者又重複了其擔任居委會主任的管理經驗。最後,小姐不失禮貌地告訴他:"本公司需要的是人事主管人員,而不是居委會主任,對不起,請您另謀高就吧!"由此,我們不難想像這位求職者屢次謀職不遂的原因所在了。求職者在關鍵性的麵談之前,沒有成功地組織自己的講話內容,答非所問,或者回答的問題令人生畏,無法回避障礙性的話題,從而導致麵談失敗,使求職者陷於失敗。

求職者因口才不佳而麵撞南牆的事例在現實生活中是屢見不鮮的,固然,勝任職業工作需要個人多方麵素質的優化組合,但求職時麵談的表現,則是影響其能否應聘的重要環節。下麵幾個成功者也許能夠給我們以新的啟發:

在一次招聘公關文秘小姐的人才交流會上,一位競聘小姐在台上始終笑容可掬。她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介紹說:"我曾經在科威特一家飯店工作一年"能勝任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程度,會用計算機,會開小轎車。"台下舉起要求高薪聘請的牌子。這位小姐在自我介紹時言簡意賅,突出了她勝任工作的各項能力。她的笑容可掬也使招聘者由心底產生愉悅感受,而笑容是一個無言的答話,它表示欣賞對方的盛情,表示領略、表示歉意、也表示讚同。微笑無需成本,但卻創造出許多價值。笑有時充滿了神秘作用。有人說,笑是推薦自我的潤滑劑,是禮貌之花,是友誼之橋。笑可以縮短雙方的心理戒備,創造良好的麵談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