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未上任說客紛至 中
說起李天亮,範金盛的言語間明顯尊重了許多,一口一個李書記道:“原縣長,我今天給你說句掏心窩的話,在條山縣除了李書記還在孜孜不倦地替老百姓著想之外,恐怕沒有第二個人了。可換來的是什麼呢?換來的是樊書記的不斷排擠,換來的是幹部們的不理解。盡管如此,李書記還是任勞任怨地在樊書記和陳縣長之間斡旋,希望兩個人能握手言和,把精力集中在條山縣的事業上。
結果呢,人家壓根就沒往這方麵考慮過,李書記自然也落不到什麼好,最後還落了一個兩麵派的名聲。樊凡甚至在常委會上半開玩笑地用偉人的話來諷刺李書記,說李書記是牆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基淺。說的對啊,李書記確實是頭重腳輕根基淺。但我敢用我的黨性擔保,李書記絕對不是牆頭蘆葦。李書記之所以頭重腳輕,是因為憂國憂民,是因為腦袋裏裝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卻沒有一件能夠得到真正解決,能不頭重嗎。”
原小生沒有想到這位範局長會如此立場鮮明地詆毀樊凡和陳立東,支持這位李天亮書記。按照一貫的分工原則,李天亮作為河灣縣的三把手應該是分管黨群和組織工作的,可以說是大權在握,就算是樊凡對他有什麼看法,也絕不可能公開表露出來。這就讓原小生有些懷疑這位範局長的動機了。
平淡地笑了笑,原小生隻能籠統地說了起來道:“對於一個地方而言,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體製下,班子團結顯得尤為重要。班子不團結必然造成工作上的分歧,甚至是有意的分歧,使原本順理成章的工作也很難開展下去。閆書記曾經給我說過,一個班子要團結,就必須要有人能夠忍辱負重,必須在大事上講原則,小事上講風格。我後來將閆書記的話,進行了一次總結,覺得閆書記的話裏總共有這麼三層意思:
首先是團結問題,班子團結要壓倒一切,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的含糊。其次是有人能夠忍辱負重,我覺得閆書記所說的忍辱負重,也絕不是無原則地忍辱負重,而是要緊緊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用實際行動來體現一個人的風格,最後是一個方法的問題,班子要團結就要將原則,講風格,不能為了個人的一點利益患得患失,這樣才能更好地營造一種團結的氣氛。”
原小生的話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意思,更加偏向於誰,很不好說。這也正是原小生所要達到的效果,就是讓麵前這位範局長揣摩不出自己的傾向性。
對於範金盛而言,此來的目的毫無疑問隻有一個,那就是趁原小生對原小生還不了解條山縣的前提條件下,影響原小生的思路,繼而讓原小生於無形中加入李天亮的陣營。範金盛之所以敢如此大膽地拉攏影響原小生,無外乎認為原小生比較年輕,而且隻是以個小鄉鎮的黨組書記,對官場的認識尚且膚淺。
然而原小生還是讓他失望了,幾乎是徹底失望了,他發現麵前的這個年輕人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好對付,甚至有些不知該如何應付的感覺。他無論怎麼說,原小生是始終沒有跟著他的思路走下去,而是立場堅定地時不時發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籠統的觀點,同時也不能不說是在警告範金盛,最好不要企圖在自己這裏做什麼小動作。現在竟然把市委閆紅學書記都搬了出來,他就更不好說什麼了。
“閆書記說的太對了,對於一個地方而言,班子團結實在是太重了。”範金盛說著訕然笑了笑,“其實我就是個信訪局長,芝麻綠豆點的官兒,隻要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了,是沒有資格談論縣委、縣府的事情。今天過來主要還是想提前認識一下原縣長。老聽人說原縣長年輕有為,現在看來,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原小生也覺得再跟範金盛說下去也沒什麼意思了,就笑嗬嗬地改變了話題道:“範局長好不容易來一次,也嚐嚐咱們灣子鄉的野味吧。要不然以後就不一定有機會了。”
範金盛哪兒有心思吃飯,不過也不好駁原小生的麵子,隻能做出一副很感激的樣子道:“還沒有給原縣長接風,先吃上原縣長的請了,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早就聽說灣子鄉的獾肉好吃,不知道今天有沒有這個口福啊。”
原小生知道範金盛這是做樣子,還是把牛小枝叫了過來,問道:“牛主任,食堂還有獾肉嗎。要是沒有的話,讓胖大姐到村裏搞一點來。”牛小枝應了一聲正要出去,原小生又叫住了吩咐道:“對了,牛主任,十年陳釀還有嗎?有的話,拿兩瓶出來,我和範局長好好喝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