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細思量痛定思痛 上(2 / 2)

現在想起大學時代的這些事情,還是覺得荒唐可笑。不過對人生的最終目的就是死亡,當時的這個自己一時靈感發表的觀點,卻有了新的感觸。說到這個問題,不妨首先提高一下自己的思想境界,按照一貫教條的理想主義來考慮人生的問題,來一句比較冠冕的話,那就是為人民服務了,說的更肉麻一些便是把有限的生命投身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

然而為人民服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念呢?為什麼樣的人民服務呢。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還是一切熱愛祖國的人民呢?這個概念似乎有太過於寬泛和模糊了,可以說在我們身邊所有的人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因為沒有一個人心甘情願地出賣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那麼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意義,就是為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服務了。

可是我們身邊那麼多人,我們怎麼去服務呢。誰又為我們服務呢。這恐怕也會成了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我為你服務多了,你為我服務少了,反而會變成自尋煩惱。倒還不如你不為我服務,那我也沒有義務給你服務,大家誰也不為誰服務,要服務可以,拿錢來,這樣公平交易,也都扯平了,互不相欠。那麼的話,還談什麼服務,談什麼人生的意義呢。這種教條的意義,根本就沒辦法實現,甚至可以說是社會學說中的廣義相對論——離我們的生活實際太過遙遠。

看明白了這一點後,人們開始因此而回歸人的原始需求——事業和愛情,說的直白一些就是金錢和美女,以此滿足自己對社會的私欲。而公眾關係學的基本原理,又要求我們在對社會公眾管理的過程中,必須遵循一個起碼的原則,那就是公平。

但是社會的進步又要求我們,不能整齊劃一的實行平均主義,必須拉開一定的距離,來推動每一個人都能心甘情願地參與到促進社會發展的浪潮中。

為了平衡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就必須向大自然無窮盡地索取,而帶來的後果,必然是提前讓我們這個星球,走向死亡的道路,提前讓人類這個種群在無法滿足私欲的情況下,幹脆同歸於盡。

這個淺顯的道理,幾乎每一個人都能明白,然而就算是每個國家的高層和中樞人物,也無法擺脫,必須無奈地與之對抗。

我們是不是可以由此而得出這麼一個推論——大多數的人生,其實從本質上來講都是沒有意義的,而且可能是社會的一種負擔。

想到這裏,原小生腦子裏突然出現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名詞——反人類罪。不禁啞然失笑,自己一個小公務員,頂多也就是付鄉長,考慮的卻是連聯合國秘書長都不會考慮的問題,實在有些滑稽,幹脆什麼也不去想了,猛然抬頭卻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竟然踏上了走向享受人生私人會所的路。

什麼人生、理想、自然、社會,都讓它們見鬼去吧,摸了一下口袋裏上次馬悅送給自己的那張金卡,直接伸了伸手擋了一輛麵的車,直奔馬悅的私人會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