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形勢艱另辟蹊蹺 3(1 / 2)

第167章 形勢艱另辟蹊蹺 (3)

回到自己房中,重新將爺爺送的那幾本書翻閱一下,發現竟有另一番認識和收獲,不由地興奮了起來,坐在燈下,一看就是一個晚上。前半夜母親還過來催著讓睡覺,後半夜母親也睡下了,也沒再過來,一個人專注在字裏行間的奇思妙語,抬起頭隻覺腰酸背痛,才發現天色已經微明,囫圇滾在床上,甜甜地睡下,直到母親過來叫吃早飯,才從床上爬起來,看了一下時間已經是早上九點半了,又想起昨天晚上看書的時候,還有很多地方弄不明白,隨便吃了一個饅頭,一個雞蛋,就給母親招呼了一聲,順帶著將趙學東送來的禮品挑了幾樣比較實惠的,就去了外公家。

路上忽又想起,昨天中午王雲平的電話來。王雲平在電話裏也沒有說是什麼事情,隻說等原小生回去再說,也不知道要不要緊。現在趙學東這邊的事情已經辦好了,昨天晚上是怕王雲平要自己連夜趕回去,現在也該給她說一聲了,就將電話撥了過去,把這邊情況給王雲平彙報了一下。王雲平還是沒有說什麼事情,隻交代原小生晚上務必趕回縣政府。

掛斷電話,原小生又琢磨了一陣,卻也實在想不起到底出了什麼事兒,也隻好選擇放棄,不去多想了。

剛進村,就遠遠地看見外公站在村裏的照壁下麵,跟幾個老頭在閑聊天。從形勢上來,顯然外公是這些人中的主角。那些老頭一個個仰著臉,看著外公,不時發出一陣嗷嗷地應答聲。原小生過去後,就沒有打擾,也站在那裏聽了起來,隻不過站在了外公的斜後方。外公並沒有發現原小生。

原來外公正在給幾個老頭講述過去做土匪,搶皇軍軍糧時候的事情,講到熱鬧處,再比劃兩下子,就更加繪聲繪色了。這幾個老頭大概也就六七十歲的樣子,雖說也算是老人了,可跟九十歲高齡的爺爺相比,那就隻能算是年輕人了,外公講的年月,他們大多一無所知,即便是知道,也隻是含含糊糊地一些印象而已,正因為如此,才對外公講述的內容特別的感興趣。一個個聽的聚精會神,投入異常。

外公講完了,幾個老頭就感歎一陣子,將日本鬼子、地主老財咒罵幾句,說那個時候的老百姓真不能算是人,辮子兵走了,白腿子來了,接著又是日本人。日本人最不是東西,先是騙老百姓,說不為難百姓,就是為了百姓趕走了白腿子而來的。老百姓愚昧無知,思維也簡單,誰能給安穩日子就聽誰的,還真和日本人“共榮共辱”了一段時間,結果日本人剛安頓下來,村裏的婦女就時常遭到日本人的欺負。

老百姓都是砧板上的魚肉,受人家的統治,也是敢怒不敢言,隻好忍了。沒多長時間,打起了仗,聽說是什麼黨的遊擊隊,是個真正為老百姓考慮的,手段也高明,明的不行,就在暗地裏收拾鬼子,把日本人打的整日不得安寧。打著打著,日本人覺得也不可能長久待下去了,醜惡麵目暴露無遺了,搶糧搶女人,十二三歲的小女孩都不放過,可以說是上喪盡天良、禽獸不如。

聽到這裏,原小生就往前邁了兩步,心裏雖然也對日本人恨的牙癢癢,還是插嘴道:“中日友好都講了好多年了,說這些也沒意義了。再說了,那是日本人過去犯下的罪行,跟現在的日本人也沒有關係。”話裏似乎有替日本人開脫的意思。其實原小生也隻是想告訴大家,過去的事情畢竟已經成了曆史,最重要還是要放眼未來。隻是說了一半,覺得給這些老頭說這些沒有什麼意義,就戛然而止了。

不想還是遭到了回頭看原小生的外公的批判,道:“你還是國家幹部呢,說的這話我就不愛聽,你先說說,什麼已經變成了曆史。要是真變成了曆史,日本人為什麼還要參拜靖國神社,為什麼還要祭奠那些二戰期間被處死的甲級戰犯。這就說明,日本鬼子吞並我中華的狼子野心從來都沒有休止。”

原小生就笑了笑,拉了外公的胳膊,叫了一聲爺爺,道:“你誤會了,我沒那個意思。曆史教訓當然要銘記在心,時刻也不能忘記。隻不過我覺得太多的民族仇恨,反而不利於解決曆史遺留問題。我們不是有句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嗎。”

外公就在原小生的腦門上磕了一下,寬容地笑了笑道:“你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你是沒有親身經曆過段曆史,你要是經曆了,你是絕對不會說這種話的。”幾個老頭也跟著隨聲附和。外公說完就拉了原小生,接著道:“咱們不說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了,還是回家好好給我說說你這段時間的情況吧。聽說你去給縣長當秘書了,是不是?看來是出息了。”

那段曆史別說是親身經曆了,就是看一看那些圖片資料,就會讓人義憤填膺,恨不得將小日本生吞活刮了,方解心頭之恨。隻是在原小生的概念中,總覺得這裏麵似乎有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在故意挑撥離間,製造矛盾,以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