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進外公家門,外婆就開始埋怨開了,道:“怎麼這會才來啊,是不是想等晚上了過來轉一圈了事啊。”
蘭新葉急忙給母親解釋道:“媽,你想哪兒去了,還不是你那姑爺和外孫磨嘰啊,要是我一個人,天不亮就來了。”
外婆這才寬解了一些,早拉著原小生的手,從衣服口袋裏掏出一張讚新的百元大鈔,要給壓歲錢。原小生急忙推開了,哭笑不得道:“奶奶,我都多大了,還給壓歲錢啊。”
外公卻從屋裏出來,虎著臉道:“多大了?多大了就不是我孫子了?給我拿著!”
看來這壓歲錢不要是不行了。原小生隻好從奶奶手中接過那一百元,塞進自己的口袋,對外公笑了笑道:“這樣行了吧。”
外公這才轉怒為喜道:“嗯,這才是我的好孫子!”
看來原振東對自己這個老丈人還確實有點怕,站在院子裏,手裏提著兩樣東西,半天才叫了一聲:“爸--”叫完了,又站在那裏,半天不知道說什麼,平時總是緊繃的一張臉,也活泛了起來,卻活泛的有些過了,也不知道是想笑還是想哭,看上去別扭的像犯了彌天大罪的小孩一樣。
“嗯。”外公半天才應了一聲,接著道:“振東啊,今年生意怎麼樣啊?”
外婆卻早從姑爺手裏接過東西,埋怨道:“大年下的,也不說點讓人愛聽的,見了麵就問這問那的,還讓不讓人過年了。”拉了女婿道:“走,外麵冷,就別愣著了,快進屋吧。”
一家人這才進了屋子。原小生也沒什麼事兒可做,就跑到外公的書房裏,看書去了。原振東則不得不把一年的情況一五一十地給老丈人彙報一番。蘭新葉也跟母親一塊下廚做飯去了。
早飯、午飯、下午飯,每隔兩三個小時,就從廚房裏傳出吃飯的聲音,好像過年的目的就是為了吃飯一樣。其實已經是吃不下去了,可哪怕是做樣子,也必須在飯桌前坐一會,目的就是為了讓外公、外婆高興。吃完中飯,還要祭神、祭祖,然後給外公外婆磕拜年頭。一家人又圍著神龕忙活了半天。外公難免要埋怨姑爺不懂規矩,又教了半天說,燒香拜佛,各有各的說法,祭神要燒一把香火,祭祖則隻能燒四炷香。祭神不能放筷子,祭祖則要碗筷齊備,
原小生好奇地問:“祭神不放筷子,神用什麼吃祭品呢?”原小生不信鬼神這一套,話就明顯帶著調侃的意思。
外公就嫌原小生多嘴,卻也解釋不了,就嗬責道:“老祖宗留下的規矩,照做就是了,哪兒那麼多廢話。”
原小生伸了伸舌頭也沒有再說什麼。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該回家的時候了,外婆還是有些依依不舍,又說了一會話,天擦黑的時候,實在不能再留了,才起身告辭。
臨出門的時候,外公又將一本書塞到原小生的手裏,笑了笑道:“這本書,你拿去看看吧。你不要到市裏參加什麼幹訓班了嗎。這本書或許能幫上一些忙。”
原小生記得自己還沒有將參加幹訓班的事情告訴外公,也是想著臨走的時候再告訴外公,給外公一個驚喜,到時候也已經坐實了,不怕出什麼意外,卻不料外公早已知道了,就一臉疑惑地看著外公問道:“爺爺,我參加幹訓班的事兒,您是怎麼知道的?”
外公卻笑而不答。給原小生留下了一個很大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