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無奈中巧用神鬼(2 / 2)

中午下班後,原小生就借付穎讓自己勸趙學東吃飯,去了一趟趙學東的辦公室。敲門進去後,趙學東正一副很認真的樣子伏案看書。原小生叫了一聲趙書記,往書上瞟了一眼,發現竟然是一本東晉葛洪寫的道教經典書籍《神仙傳》。

以前從來不知道趙學東迷信神鬼的事情,怎麼突然看起《神仙傳》了呢?原小生心中疑惑一陣,馬上明白,這極可能是趙學東覺得世態炎涼,人心難測,在尋找一種心靈的寄托,也沒太在意。

不過趙學東的心情倒是比先前好多了,見原小生進來就笑了笑問道:“小生有事嗎?”

原小生就把付穎的“關心”給趙學東說了一下。當然這種同事之間“關心”的話,無論是說者、聽者,還是傳達者都會覺得很舒服,很感動。

趙學東卻麵無表情道:“真是難為她了。你抽時間給她說一下,就說我謝謝她了。”

這是什麼話?原小生馬上感覺趙學東的話有些不對勁。一個黨委書記,一個鎮長,卻要通訊員在兩個人之間傳話。如果沒有別的意思的話,趙學東明顯是並不想見付穎,也不想跟付穎客氣。

趙學東這是怎麼了呢?難道真想成佛成仙了。常言道:哀莫大於心死。趙學東現在的境況,真有幾分心死的味道了。一念及此,原小生馬上感到一陣惡寒。趙學東真要是心死了,那肯定是任由南振海和柴文山折騰了,就算是把他推向萬丈深淵,他說不定還會來一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狗屁話來安慰自己。

不行,趙學東這是要走火入魔了,必須馬上想個辦法,把趙學東從神鬼中拉回來才行。要不然趙學東玩完了,付穎受到的影響倒不會很大,自己半年的心血也就付諸東流了。別說是參加市裏的幹訓班了,要是以後柴文山把自己打他侄兒的事兒拉出來,也夠自己喝一壺了。

必須讓趙學東盡快振作起來,而要趙學東振作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能給趙學東找一個“靠山”,問題是不僅自己給趙學東找不下這個靠山,就連趙學東自己的靠山尤全德也已經不可靠了。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原小生心念急轉,忽然眼前一亮,一句話馬上出現在自己的腦海裏:“累神於累中之累,暗中之暗,方能處不累而自明”這句話是自己這段時間一直無法弄明白《官場方程式》中累神篇中的一句話。

官場之人,信神信鬼、信佛信道,並不鮮見,一來是身處官場之人,最能體會到人生的變幻莫測,深深明白,許多事情都不是人力所能及的,隻好把情感寄托在神、鬼、佛、道的身上,以此得到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二來是官場之人,身處明堂最容易混淆視聽,身邊奸佞貪圖之人肯定不少,而這些人為了蒙蔽頂頭上司以達到自己某種不願告人的目的,總會串通好了弄出一些奇能異術、旁門左道來蒙騙官員,久而久之,領導也難以分清是非,隻好用一個傳統對待鬼神的觀念--“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作為判斷標準了。

再則就是官場之人,也比較容易接觸到一些佛道高人,心存善念者,自然能為領導解除心魔,使領導仕途坦蕩。但是能真正修煉到這個層次的人又極其稀少,大多數佛道高人名譽上是高人,實為徒有虛名,心中功名利祿之心比凡人更甚,這些人一旦接觸到領導,就會把一些心誌不堅的領導帶入企圖。這方麵的例子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初年,自稱為佛教高僧的行森,超度開國皇帝順治帝福臨,結果差點讓剛剛鞏固不久的大清帝國頃刻顛覆。

當然福臨是因為少年登基,又飽受宮廷磨難,董鄂妃的死又對其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創傷,才使行森得逞。行森功名之心也遠比一般人厲害的多,他企圖打造一個本土版的釋迦摩尼或者達摩祖師,以此達到自己功成名就的目的。

當然大多數的虛假佛道高人是沒有這麼大的野心的,更何況他們身邊也沒有一個皇帝讓他們打造,他們頂多也就是利用領導為自己謀取一點私利或者功名罷了。然而就這一點,也會讓很多領導帶入企圖,留下終身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