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2)(3 / 3)

最近,王曼充分領教了流言的可怕。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有人說她與一個有婦之夫關係不正常,從此整個公司都知道了這件事,同事看她的眼神都帶著試探和譏笑,就連領導的態度也有微妙的改變,男領導有些曖昧,女領導有些排斥,這些細微的變化沒有逃過王曼的眼睛,可是,她毫無辦法。

沒錯,她既不能大聲說自己沒做過這樣的事,那隻會越描越黑,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但她一言不發,又像是一種默認,讓流言傳的更猛烈。她現在簡直覺得上班就是在受罪,不知該如何是好,甚至想到了辭職。

她的上司隋女士察覺到了她的異常,在一天下班後請她喝茶,王曼把多日的委屈全都說了出來。隋女士聽完說:“這不算什麼。”王曼大驚:“這還不算什麼?隋姐,我可連男朋友都沒交過,以後我怎麼在公司做人?怎麼談戀愛?”

“真的不算什麼。”隋女士說:“十年前,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關於我的傳聞更多,說我能夠升職是因為和上司有染,甚至上司的太太都聽說了,還來公司找我大鬧一場。”

“那你是怎麼做的?”王曼問。

“不理。誰愛說就說,找我來鬧,我把事實說一下,其餘一概不理,要知道,那些說閑話的人就想看你氣急敗壞,你越是淡定,他們越覺得無聊,沒多久,也就去找別的目標。”隋女士說,她又建議:“你聽我的話,什麼也不用理會,該做什麼做什麼,很快就會好。”

為了不辜負隋女士一番教誨,王曼幹脆對流言來個“充耳不聞”,實在太煩的時候就拚命工作。幾個月後,所有謠言自動消散,王曼的業績倒是又上了一個台階,人們提起王曼,第一想到的不是“那個勾引有婦之夫的女人”,而是“我們公司最有潛力的女強人”。

不論你想做什麼,總是逃不開旁人的眼光和議論,他們鑽研你的每一個舉動,甚至捏造一些你根本沒做過的醜聞,讓你覺得越想做到的事,越不容易做好,似乎隻要定下目標,全世界都會跑來跟你作對,不是有意阻撓你,就是無意間幹涉了你,讓你覺得處處碰壁。

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淡定,謠言也好,刻意的刁難也好,不過是磨難的一部分,想要達到目標,磨難是必經的過程,不論它以什麼形態走來,你都不能回避。但有些磨難,你應該全力應戰,有一些,可以幹脆忽略。

心寬才能淡定,因為不把虛名浮名當一回事,嘴長在別人身上,不必管他們說的人是不是自己,就算說了又有什麼關係?其實並不能損傷自己的根本,與其花精力在他們身上,不如趕緊多走幾步,把他們甩得遠遠的,圖個清靜。

一個小和尚找到自己的師父,訴說自己的不幸遭遇,他年紀小又聰明,很得師父喜愛,遭到了其他和尚的嫉妒,他們排擠他,故意讓他幹重活,總是議論他,還有各種圍繞他的流言,小和尚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受到這種待遇。

師父靜靜地聽完了他的控訴,才說:“現在你去給我倒一杯茶,再去找一塊小石頭。”

小和尚照做了,師父拿起石頭,把它用力地投進茶杯裏,隻見水花四濺,茶杯也被砸個粉碎,小和尚嚇了一跳。師父又撿起石頭扔到茶壺裏,茶壺沒有碎,但也發出好大的動靜,裏邊的水也濺到了四周。

然後,師父又帶著小和尚一路走到河邊,把石頭扔進寬闊的河裏,石頭隻發出很小的聲音,就沉到河裏,再也沒有蹤影。師父問:“你說,你想做茶杯、茶壺還是這條河?”

小和尚悟性高,立刻合十雙手:“感謝師父教誨,我再也不去理會他們的說法了!”師父忍不住露出微笑。

師父說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心靜的人,不應該讓別人左右自己的情緒,不應讓汙言穢語汙染自己的耳朵。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心靜?首先要做到心寬。心底越寬,容下的事情越多,看到的東西越多,煩惱不知不覺成了可以忽略的小事,再也不會讓自己費心。

不論遭遇什麼,都要以輕描淡寫的姿態化解,你越是在乎,越是容易走偏,越是想得到,手約會因緊張而不斷顫抖,多少機會就葬送在急切之中,看看那些走鋼絲的人吧,為什麼他們能在一根鋼絲上如履平地?就是因為他們擁有一顆寧靜的心,外界的喧囂與他們無關,別人的議論不能改變他們的姿勢,他們不在乎掌聲,也不在乎謾罵,沒有任何負擔,一心一意走腳下的路。

我們的生活,有時何嚐不是在走鋼絲、過獨木橋?麵對競爭,麵對壓力,麵對危險,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心態:即使走在鋼絲上,我們也要盡量從容,否則,就隻能停在鋼絲的一端,一步也不敢邁;或者走到一半,一頭栽下去。要永遠有這樣的信念: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做這件事,失敗沒有什麼,大不了回到原點。隻要有這樣的心態,你就能夠遠離生命中的焦慮,做一個從容而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