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先生最怕別人問起自己的婚姻,那是他的軟肋,也是他不堪回首的回憶。他今年才三十一歲,卻已經有三次不幸的婚姻。第一次妻子有外遇,拋棄了他;第二次妻子是個女強人,為了事業去了國外,與他離婚;第三次他找了個二婚的女人,但她仍舊覺得前夫更好,選擇和對方再續前緣。
董先生也曾檢討過自己,認為一定是自己做了什麼讓對方不滿的事,自己的性格中有什麼缺陷,才讓三任妻子都離開自己,但是,他始終找不準這個“不滿”、“缺陷”,他開始疑神疑鬼,總覺得自己的行為惹人厭倦。
公司裏的人聽說他單身,總有人想要介紹他去相親,但他一想到接受對方的安排,就要把從前的事和盤托出,他就覺得一陣恐慌:不知道別人會怎麼看自己,傳到同事耳朵裏,也會成為他們的談資。所以每次遇到好心給他介紹的人,他都推三阻四,漸漸的,沒有人再給他介紹,大家私下裏說:“他不會有什麼毛病吧?”
這種結果,董先生始料未及,但這個時候,他更無法解釋,於是,婚姻問題成了他更深的隱痛,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擺脫這種無能為力……
每個人都有不願意別人看到的傷疤,偏偏世人大多喜歡窺私,想要窺探別人的秘密,你越是掩飾,人們的好奇心越濃,甚至他們可能一開始並不當一回事,是你的態度激起了他們的興趣。如果窺探不成,他們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猜測,讓你更加惱怒。你鄙視這些閑人,但世上到處都有這種閑人,你有什麼辦法?
所以不要試圖掩蓋什麼,即使事實令你難堪,令你悲傷,事實就是事實,不容更改,你越是解釋,越有人拿出來嘲笑你。甚至會有人故意提醒你,想要看你失態。不如把事實不卑不亢地擺出來,任由別人評論。剛開始,人們也許會嘲笑,時間一長,發現你事事如此,人們不禁會對你這種豁達與瀟灑肅然起敬,自愧弗如。
傷痕給自己帶來的,不止是悲傷,還有或隱或現的自卑情緒,這個時候更要以寬容的心態放過自己,何況你的傷痕不止你一個人看到,有人安慰你,就會有人幸災樂禍,不要讓你的傷痕在傷害你的同時進一步蔓延,讓你越來越悲傷。
上課前五分鍾,階梯教室坐滿了人,這是一門校級選修課,口碑不錯,所以選課的人也爆滿。學生們好奇地猜測老師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時,門前出現一個矮小的中年男人,右邊的袖管空空蕩蕩,麵帶微笑地走上講台。
教室裏的學生都安靜了,所有人都盯住那空蕩的袖管,中年人似乎早就習以為常,沒事人一樣和大家打著招呼,做自我介紹,一邊用左手支起幻燈片器材,神色輕鬆地對學生們說:“咳,我隻有一隻手,動作肯定要慢上一半,隻好麻煩你們等一等。”整個授課過程,他神態安詳,侃侃而談,不時穿插著幽默的見解,讓學生們捧腹大笑。
下課後,學生們議論紛紛,他們說,難怪這門課的口碑這樣好,師兄師姐們對這個老師評價如此高,原來他不但學識淵博,更重要的是,他傳達的那種積極自信的生活態度,實在讓人激賞不已。
人們最佩服的是什麼樣的人?未必是那些建立豐功偉業的名人,相反,那些堅強麵對生活的普通人,更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名人的生活離我們畢竟太遠,我們也沒有那份能力去叱吒風雲,但是,看到和自己一樣的人麵對苦難露出微笑,我們的靈魂受到不小的衝擊,開始反省自己,激勵自己。
有一首簡單的現代詩,說的是一個小女孩看到街上琳琅滿目的漂亮鞋子,覺得自己沒有這麼多鞋子很不幸,哭了出來,突然,她看到一個失去雙腳的人。當我們沉湎於悲傷時,應該想想有人比你承受了更多,他們卻能夠堅強麵對,如果你願意多這樣想想,對生活,對自己,你會有更深的理解,你的心胸會變得寬廣,不再和那些成敗得失較真。
當悲傷來臨的時候,不必去掩飾什麼,也不要去抱怨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讓自己堅強一點,不被悲傷擊垮,再以這樣的態度麵對他人,麵對世界。隻要堅持這樣做下去,你不但會為自己增添骨氣和魄力,也會成為別人的力量源泉,讓他們看到榜樣和希望。
04.錦素流年,任悲傷如水而逝
用一束陽光,將自己的悲傷照亮。
每個人都有處理傷口的經驗,小傷口消毒塗藥,大傷口縫合打針,留下傷疤的有待時間撫平。有一種人喜歡“自虐”,他們對待傷口的方法如下:整天對著那傷口研究來研究去,研究自己為什麼會受傷,即使治療好了,也要在尚未痊愈的時候挑開紗布繼續研究,於是,傷口永遠沒有好的那天,疼痛也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