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高二時候退學,在小公司做勤雜工,她總想這個體麵一些的工作,卻一直做著碎紙、打掃之類的閑活。她嫉妒那些做辦公室裏的白領,卻也在嫉妒中生出另一種情緒:別人能做到的,我為什麼不可以?她堅信人隻要努力總會有出落,當發現一個公司實在學不到東西,她就立刻辭掉工作,去另外的公司。
她去了一家廣告公司,她的工作瑣碎得很:除了打掃,他還要負責取稿子,送草案,她每天都穿梭在一家家公司間,累得腿幾乎要跑斷了。小玉很聰明,她會留心看廣告案的原稿,揣測設計者和客戶的意圖,然後幫助他們溝通,這樣一來二去,她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此時,她已經無暇嫉妒那些會設計的人,隻想跟著他們都學點有用的東西。
小玉認為僅僅通過這種學習還不夠,她又把自己不多的儲蓄全都換成廣告類的書籍,晚上就在燈下苦讀,不懂就找公司的前輩問。當設計師們對作品品頭論足時,她總是豎起耳朵,一字不漏地聽。此外,她還經常自己揣摩電視、書籍、建築物上的廣告,找到它們的優點和缺點,並自己加以改進。不知不覺,她的腦子越來越豐富。
一次,公司在全體員工範圍內征集一條廣告創意,小玉也自己寫了一條,把創意給了主管。主管沒想到一個打雜的小工竟然有這麼精彩的創意,他試著將方案拿給顧客,顧客大為滿意,從此,小玉成為負責創意的員工,也成了這家廣告公司的一個傳奇人物,經常有外人和公司的人打聽她,把她當做偶像來崇拜……
改變不應該是一句口號,而是切實的計劃;獨特不應該是一句空話,而應該是實在的行動,每天都要提高自己,才能真正挖掘出自己的潛質,提高自己的品位,讓自己更加獨特,直至煥發出旁人無法忽略的光彩。而嫉妒的情緒,隻是在延遲這個時間。
生活中,我們要學著控製嫉妒,人的情緒說多也多,各種感覺紛至遝來的時候,心頭亂糟糟;說少也少,有時候能夠集中地喜歡一個人、討厭一個人、嫉妒一個人。當嫉妒的“濃度”過高時,我們可以分散嫉妒情緒,讓它和佩服、羨慕等正麵感情互相抵消;也可以轉移情緒,去做做其他事,暫時忘記這種磨人的感覺。
可能的話,我們要學著不嫉妒,以豁達謙虛的姿態去麵對周圍的一切,尤其是那些優秀的事物。要相信,有一個優秀的人在你身邊,你的生活會大大提升:你們是陌生人,通過觀察,你能借由他的優秀改掉自己的一些壞習慣;你們是朋友,他會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幫助你,甚至給你提供某些機會;你們是知己,他將是你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陪伴者,讓你每個階段都有切實的動力,因為沒有人想輸給身邊的人,有了他,你就不敢放慢腳步。
就算你們沒有任何關係,優秀的人也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你應該有容納的心胸,難道你願意自己的世界隻有差勁與衰敗?不要讓嫉妒過久地纏繞著你,真正優秀的人,都是心靈的勝利者,不會看著別人的收獲泛酸,於是,他們的生活中,也就充滿了沁人的甘甜。
05.找到自己的沃土,生根發芽
人生猶如一次播種,一種耕耘,每個人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找到它,然後在那生根發芽。
有時候嫉妒的產生並不僅僅是對他人的羨慕,而是來自自身的一無所有,發現同齡人或者學有所成,或者術業專攻,自己卻什麼也做不好,什麼也得不到,心理怎麼可能一直光明?這時候,一定要不斷嚐試適合你做的事,直到找到真正屬於你的位置。
有一個女孩出生在小山村,好不容易考上了一所完全沒名氣的大學,畢業後,她根本找不到工作,隻好回到山村,靠父母的關係進了村裏小學當教師。可是她口齒不靈,隻講了一周課,學生們都反應聽不懂,最後,學校隻好辭退了她。她的母親安慰她說:“腦子裏有東西未必能表達出來,會有更適合的工作等著你。”
她又進了村裏的工廠當女工,照紙樣用剪刀把布剪出來,可是她的動作實在太慢,沒幾天也被工廠老板轟了回來,她的母親說:“幹了很多年的人自然很快,你一直讀書,哪裏能快得起來,放心吧,會有更適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