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欲望控製對自己是種危險,也會給他人帶來危害。首先危害到的是你身邊的人,他們也會因為你的不滿足焦急不已,因為你的虛榮日日擔心,他們的勸告不能阻止你,更會增加他們心中負罪感和陰鬱。而那些因為你的欲望受到損害的人,也會因此失去生活中的快樂,這些事都會壓在你的良心上,讓你痛苦不已。所以,貪婪害人害己,控製它,就是保持生命的純淨,讓你做什麼都能無愧於心,不必擔心日後的悔恨。
05.遠離欲望的懸崖,愈遠愈好
知其足,不追求,安於所得。
會開車的人都知道何時該加速,何時該減速。對欲望的控製也是如此,凡事要有“度”,在心裏掌握好這個限度,一旦超限,立刻停止,你就不會偏離自己的方向,越來越遠。懂得控製欲望的人,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遠離了危險。
一家公司的老總想要招聘一個司機,不用老總交代,人事部就忙開了鍋。大家都知道,司機等於半個“貼身秘書+保鏢”,不但隨時與老總在一起,還要負責老總的安全,還要保守老總的秘密,總之,技術人品加機靈勁,一樣都不能少。
經過層層篩選,人事部留下三個各類條件均達到優秀水準的應聘者,老總親自進行麵試。麵試上,老總隻問了一個問題:“懸崖邊有一塊金子,你開著車去拿,你覺得應該離懸崖多遠?”
“一公尺。”第一位應聘者很有自信地說。
“半公尺。”第二位應聘者更有自信。
“當然是離懸崖越遠越好!”第三位應聘者這樣說。
最後,第三位應聘者被錄用,老總評論說:“懂得遠離誘惑的人,才是可靠的人。”
在生活中,誘惑有具體的形象,人們孜孜以求的東西,往往都和財富有關。有形的金銀珠寶,無形的權勢名聲,都是世人追逐的對象。要承認這些追求本身並不是錯的,而且代表了一個人的能力,隻是要記住,太過沉浸在物質追求,你會迷失自己,完全失去最初的方向,被欲望牽去你並不想去的地方。
人生應該追求的,不僅僅是金錢,如果你隻有這些追求,說明你的思想太過狹隘,或者眼界太窄,完全看不到其他的東西。被欲望擺布的人更是讓人不放心,因為他們什麼都可以出賣,什麼都可以交換,他們沒有任何底線,讓人打心裏嚴加戒備。
沉得下心的人不會被欲望蒙蔽雙眼,他們始終能看到欲望後麵是什麼。貪欲的後麵是枷鎖,是陷阱,是懸崖,過分追求欲望的人,就是在鋌而走險,不自覺地做了賭徒,不要百分之九十九的穩定,賭那百分之一的名利。而這名利給自己帶來的,並不一定是快樂安穩,因為需要你鋌而走險的,往往是非分之想,不義之財。
魯國有個人叫公儀休,他從小就很喜歡吃魚。後來,經過努力,他當了魯國的相國。
自從當了高官,很多求他辦事的人送名貴的魚給他,他都一一婉言謝絕了。他的學生問他:“先生,你這麼喜歡吃魚,別人把魚送上門來,為何又不要了呢?”
他回答說:“正因為我愛吃魚,才不能隨便收下別人送的魚。如果我經常收受別人送的魚,就會背上徇私受賄之罪,說不定哪一天會免去我相國的職務,到那時,我這個喜歡吃魚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魚吃了。現在我廉潔奉公,不接受別人的賄賂,魯君就不會隨隨便便地免掉我相國的職務,隻要不免掉我的職務,就常常有魚吃了。”
公儀休不接受別人的魚,是因為他有自己的立身原則,他不會為了蠅頭小利,鋌而走險而淪為別人的奴隸,最終使自己想吃魚而沒有魚吃。看來,控製欲望的最好方法就是一顆正直而有原則的心,一個有原則又篤定不破壞原則的人,就不會被欲望控製。
我國自古就有“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古訓,告誡人們一定要克製自己,保持品性的純潔,隻有這樣才能稱為君子。如果僅僅為了金錢,就違背自己的良心,背叛自己的理智,扭曲自己的性格,他就會變成一個連自己都覺得陌生的人。一個人一旦違背一次初衷,下一次就會更沒有控製力,變得越來越沒有下限。
財富不應該與責任脫離,當你追求它的時候,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當你擁有它的時候,理應想到更多的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隻要你的錢財來路正,它就永遠不會變成燙手山芋,即使享受,你也心安理得。對於財富,我們應該有這樣一種自覺:天下不會掉餡餅,遠離不義之財;人生在世須盡歡,享受自己賺取的金錢;該知足時就知足,金錢不必多得裝不下,恰到好處,才會為生活帶來光彩。
06.不要遺失了最貴重的東西
尋幾許青山綠水,在悠然自得中讓心靈得到升華。
現代社會,財富的概念已經從單純的錢財延伸到很多方麵,包括才能、素質、潛力、人際等等,這些東西都有可能為你帶來錢財,可以說,它們是比錢財更重要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