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二?栆嘩柲晁瘟上慕鷂幕?芯柯壑?柯?(1 / 3)

第二十二章 二〇一〇年宋遼夏金文化研究論著目錄

王蓉貴

一、著作

朱子格物致知論研究樂愛國長沙:嶽麓書社20101

朱子學與徽學解廣宇長沙:嶽麓書社20101

朱子與閩學傅小凡長沙:嶽麓書社20101

宋明理學與東亞儒學李紀祥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1

愛日齋叢抄?浩然齋雅談?隨隱漫錄(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宋〕葉寘、周密、陳世崇撰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01

唐宋古文新探何寄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

文星璀璨:北宋嘉佑二年貢舉考論曾棗莊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101

歐陽修集〔宋〕歐陽修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

容齋隨筆〔宋〕洪邁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

宋詞比較研究房日晰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1

契丹民族史孫進己、孫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1

女真民族史孫進己、孫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1

十至十三世紀中國史學發展史施建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邵雍集(理學叢書)〔宋〕邵雍著郭彧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102

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王瑞來北京:中華書局20102

宋元明哲學史教程陳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2

老子鬳齋口義〔宋〕林希逸撰、黃曙光點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2

宋元戰爭史陳世鬆、李鵬貴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3

陳振孫之子學及其《直齋書錄解題》集錄考證(《古典文獻研究集刊》第10編)何廣棪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3

洪邁生平及其《夷堅誌》之研究(《古典文獻研究集刊》第10編)王年雙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3

《水滸》四儀聶紺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3

東坡詞研究孫稼阜題、鄭園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3

李清照(怡情書吧)陳玉蘭編著北京:中華書局20103

三蘇(璀璨星座)周裕鍇、寧智鋒、李熙、李棟輝編著北京:中華書局20103

宋夏關係史李華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3

虞集年譜羅鷺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3

北宋臨城王氏家族墓誌謝飛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

宋夏關係史李華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3

宋代開封研究(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第二輯)〔日〕久保田和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

道學之形成(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第二輯)〔日〕土田健次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

宋金元貨幣史研究:元朝貨幣政策之形成過程(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第二輯)〔日〕高橋弘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

宋代政治結構研究(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第二輯)〔日〕平田茂樹著、林鬆濤、朱剛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8

宋代官僚製度の研究宮崎聖明北海道大學出版會2010.4

宋代經濟史(全二冊)(中國文庫)漆俠北京:中華書局20104

宋代鄉村組織研究譚景玉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4

蘇轍集〔宋〕蘇轍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4

宋代文學編年史(全四冊精裝)曾棗莊、吳洪澤著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4

唐宋詞簡釋唐圭璋選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4

程頤《易》學思想研究——思想史視野下的經學詮釋薑海軍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5

宋代政教關係研究汪聖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

宋明理學概述錢穆北京:九州島出版社20105

奢華之色——宋元明金銀器研究卷一:宋元金銀首飾揚之水著北京:中華書局20105

東京夢華錄〔宋〕孟元老撰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5

四明文獻集〔宋〕王應麟著張驍飛譯北京:中華書局20105

唐宋名家文集——蘇洵集何新所注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5

唐宋名家文集——王安石集李之亮注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5

唐宋名家文集——曾鞏集李俊標注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5

資治通鑒(注釋本)〔宋〕司馬光撰周國林等注釋長沙:嶽麓書社20105

蔣捷詞校注(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宋〕蔣捷撰、楊景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5

宋元史學的基本問題〔日〕近藤一成主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5

日本宋史研究の現狀と裸題:1980年代以降を中心に遠藤隆俊、平田茂樹、淺見洋二編著汲古書店2010.5

宋代成都府政研究官性根成都:巴蜀書社20106

南宋科技思想史研究呂變庭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

南唐書(兩種)〔宋〕陸遊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6

唐宋文學論稿(西華大學人文學院文津學術叢書)潘殊閑成都:巴蜀書社20106

Empresses,Art,and Agency in Song Dynasty China李慧漱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出版社2010.06

鄧廣銘治史叢稿鄧廣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

朗潤學史叢稿鄧小南北京:中華書局20106

唐宋分家製度邢鐵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6

唐宋變革說及其宰製論述的猖獗盧建榮主編台北:時英出版社2010.7

北宋翰林圖畫院製度淵源考論韓剛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7

大宋狀元——易祓傳易鳳葵長沙:嶽麓書社20107

詞論:宋詞聲律探源大綱北京:中華書局20107

薑夔詞集〔宋〕薑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

歐陽修詞集〔宋〕歐陽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

秦觀詞集〔宋〕秦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

蘇詩研究史稿(修訂版)王友勝北京:中華書局20107

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微睇室說詞劉永濟北京:中華書局20107

晏殊詞集晏幾道詞集〔宋〕晏殊、晏幾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

張孝祥詞校箋(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宋〕張孝祥撰、宛敏灝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7

周邦彥詞集〔宋〕周邦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

宋代歌舞劇曲錄要:元人散曲選劉永濟北京:中華書局20107

集古錄跋尾〔宋〕歐陽修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8

北宋文人入蜀詩研究伍聯群成都:巴蜀書社20108

宋季士風與文學(中華文史新刊)劉婷婷北京:中華書局20108

兩宋名畫冊《兩宋名畫冊》編輯委員會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8

宋元戲劇的雅俗源流劉小梅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8

公是先生弟子記〔宋〕劉敞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8

宋季三朝政要箋證〔元〕佚名撰、王瑞來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8

宋遼金史論稿楊果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8

中國遼瓷研究佟柱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8

金元詞通論陶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8

金元全真道教史論趙衍東濟南:齊魯書社20108

宋明儒學論陳平原主編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109

“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李華瑞主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9

宋代軍政研究陳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9

宋朝方誌考(第三輯)顧宏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9

中國近代唐宋詩之爭研究郭前孔濟南:齊魯書社20109

宋季丞相年譜(上下冊)馬楚堅等編纂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9

宋人生卒年行年考李裕民北京:中華書局20109

近思錄〔宋〕朱熹、呂祖謙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010

《近思錄》研究薑錫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

宋會要輯稿?蕃夷道釋郭聲波點校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10

北宋時期自然災害與政府管理體係研究石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10

南宋榷鹽——食鹽產銷與政府控製梁庚堯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10

吳越錢氏家族文化研究李最欣濟南:齊魯書社201010

一本書讀懂宋朝李之亮北京:中華書局201010

宋代李白接受史王紅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0

宋元戲曲史(跟大師學國學)王國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10

李治朱世傑與金元數字孔國平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

張載的思想(1020-1077)〔美〕葛艾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1

宋初政治研究-以皇權授受為中心顧宏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11

宋代消費史:消費與一個王朝的盛衰何輝北京:中華書局201011

宋代政治與文學研究沈鬆勤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11

辛棄疾詞集〔宋〕辛棄疾著、崔銘道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1

宋史研究論叢(第十一輯)薑錫東主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11

唐宋史論叢孫國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1

唐宋變革時期的法律與社會戴建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2

樓鑰集樓鑰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12

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輯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學宋代文化研究中心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奢華之色——宋元明金銀器研究卷三:宋元明金銀器皿揚之水北京:中華書局2010.12

遼宋西夏金代通史漆俠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

論文

宋代哲學

“宋初三先生”學術貢獻論略高明峰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宋初三先生”學術思想論高明峰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04

“無以學術殺天下後世”正解趙騫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宋史?禮誌》與《朱子家禮》的不同命運探源王誌躍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1

《朱熹?1194年》讀後羅秉利圖書館雜誌20103

北宋皇帝的讖緯迷信青子衿文史雜誌20 105

北宋士風與儒家名節觀楊世利中州學刊20102

禪宗對中國士大夫人生哲學和審美情趣的影響李越美術大觀20108

從“政治實踐”到“心性體證”:朱熹注《孟子》的曆史脈絡劉逢源東吳中文學報 第20期(2010.11)

從佛教內道場看宋朝的政教關係保定學院學報20101

從黃庭堅看儒釋道對宋代士大夫人格建構的影響孫海燕中國文化研究20102

大儒許衡高榮盛國學20105

大師學術精神的踐行何玉紅博覽群書20105

佛教影響下的唐宋民眾孝親行為(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輯)鄒豔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關於《東都事略?儒學傳》的評價問題粟品孝史學史研究20101

李覯思想的核心價值探微龔重謨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理念與現實的調和:宋代以降宗族重建思想的曆史演進朱靜輝北方論叢20103

陸遊詩文中的哲學思想簡彥姈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21期(2010.10)

論宋代的“殺人祭鬼”現象王瑜社會科學論壇20105

論王應麟的學術淵源張三夕浙江學刊20101

論朱熹的民生思想肖建新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

歐陽修《新五代史》與北宋忠節禮義的重建吳業國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淺析朱熹在孟子研究史上承前啟後的曆史地位(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輯)張荷群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輕重學說在宋代的接受與實踐耿振東北方論叢20103

日本-北宋の仏教交涉と攝關期仏教の展開——入宋僧寂照の度緣から——手島崇裕史學雜誌1 19編第07號

實踐與知識:朱熹的早期學術取向析論吳展良九州島學林2010.10

試論唐宋皇帝的兩重喪製與佛道典禮吳麗娛文史2010.2

試論宋代社會教化的新特征張雪紅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試論宋人關於孔子“作”、“修”《春秋》的爭論(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輯)張尚英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釋讚寧與士大夫交遊考論金建鋒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1

守道與思歸——從張載政治藍圖的複古傾向論其內在追尋李蕉政治學研究20101

宋初太祖太宗時期佛教政策探討姚遠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宋代本末並重思想探析(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鄭穎慧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佛教密宗之研究(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楊倩描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理學與《春秋》學孫旭紅北方論叢20101

試析宋代史學對《春秋》義法的吸納——以《新五代史》為考察中心(儒藏論壇第五輯)李建軍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宋人“《春秋》正朔”辨(儒藏論壇第五輯)張尚英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南宋巴蜀《春秋》學及其時代特色——以現存南宋巴蜀四種《春秋》學著述為例(儒藏論壇第五輯)馮旭雲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宋代理學中的“已發”“未發”(儒藏論壇第五輯)鍾雅瓊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宋代秘密宗教信眾思想根源芻議(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賈文龍潘麗霞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僧道數量考察程民生世界宗教研究20103

宋代試經剃度製度述略朱正勝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101

宋代試經剃度製度述略朱正勝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

宋代真理學的構件和後世的取舍薑錫東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宋人筆記對《周易》研究的價值略論王長紅東嶽論叢20102

蘇軾與禪師的交往及其影響——兼論蘇氏蜀學與三教會通(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輯)彭華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唐宋時期巴蜀地區的火祆教遺跡(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姚崇新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9

唐宋時期的紙錢風俗陸錫興文史知識2010.4

唐至北宋時期太廟祭祀中私家因素的成長朱溢台大曆史學報第46期(2010.12)

王安石天命觀之文本解讀樊友新求索20104

王安石義利觀探微楊濤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1

鄉土情結與神靈的擴張——關於兩宋時期區域神靈的思考劉雅萍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邢昺《孝經注疏》雜考(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輯)舒大剛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葉適思想研究新論——紀念葉適誕辰860周年暨學術研討會學術成果綜述(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輯)張宏敏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中國古代學術傳播途徑探悉——以宋代理學傳播為中心的探討王曉龍(《中華文明的曆史與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薑錫東、丁建軍主編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4

朱子的認識方式及其現代詮釋吳展良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2010.8

綜論二十世紀以來的宋代《詩經》學研究(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輯)李冬梅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12

作為帝王教科書的《論語》——宋代《論語》經筵講義探析金培懿成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10.12)

宋代社會科學

“唐宋變革”論與宋代社會史研究張邦煒“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9

包拯的“用人之法”洪梅文史春秋20101

地方官社會教化實踐與唐宋時期的禮製下移王美華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略論黃河水患影響下北宋河北地區的人口遷移郭誌安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

論朱熹的人事管理思想高建富三明學院學報20101

南宋江南市場的移民因素龍登高浙江學刊20103

從“憂患”視角解讀宋代社會丁海燕文化學刊20105

從《元豐九域誌》看北宋江南社會劉倩才智20101

從東京到臨安:大宋人民的幸福生活陳出雲地圖20104

試析宋代人口南遷及其對南方的影響王寶平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宋代男女初婚年齡探析鄭麗萍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宋太祖的用人之道劉建明人才資源開發20106

宋太祖識才與用人劉建明人才資源開發20108

唐宋城市社會變革研究的緣起與曆程寧欣陳濤“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9

趙匡胤獨特的用人原則已銘政府法製201023

宋代政治、法律

2000年以來唐宋軍政變革研究概述陳峰沈琛琤王軍營“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9

“立紀綱”與“召和氣”:宋代“祖宗之法”的核心鄧小南黨建20109

“唐宋變革”論與政治製度史研究:以宋代為主王化雨“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9

“唐宋變革說”三題——值此說創立一百周年而作牟發鬆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

“義利之辨”與北宋新舊黨的對立熊鳴琴中州學刊20103

《宋代提點刑獄司製度研究》讀後宋燕鵬中國史研究動態20101

《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前言王瑞來書品2010.2

北宋地方官員任期製度研究——以知州、知府為重點王瑞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1

北宋毀於極端政治何仁勇領道文萃20105

北宋麟、府、豐三州歸治河東路原因探討張海君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北宋末期鄜延路經略安撫使考楊倩描宋史研究論叢第十一輯201012

北宋前期宰相官銜再探田誌光史林20101

裁掉19萬“公務員”的皇帝水銀河政府法製201019

北宋前期中央法官的奬懲製度張瑋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北宋時期中日民間交流新探王金林日本研究20101

北宋晚期政局與講議司置廢吳業國北方論叢20102

北宋熙寧年間政府機構改革述論李國強中華文史論叢20103

岑水場與宋代韶州地方社會變遷李堅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2

陳亮與呂祖謙政治思想比較邵建東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從《包公正傳》看宋代的彈劾製李煜華開封文博2010.12

從《天聖令》看唐和北宋的法典製作戴建國文史2010.2

從北宋轉運使製度的演變看北宋中央集權製度的發展柴鑫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8

從授官到應舉——以北宋宗室召試製度為中心周佳中國史研究20101

從澶淵之盟看民族融合史式文史雜誌20102

從浙東海交活動看兩宋政權對高麗政策的轉變與得失楊心瑉江蘇社會科學20102

範仲淹《答手詔條陳十事》在“慶曆新政”中推行失敗的原因新解及其對當代改革的啟迪鄭誌強江漢論壇20102

範仲淹反腐思想淺析楊國宜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01

範仲淹清廉思想的曆史意藴與當代啟示唐金培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02

皇權再論王瑞來史學集刊20101

講議司與北宋晚期政局吳業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近年來有關範仲淹思想的研究綜述鄒曉蕾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1

兩宋明堂禮配享對象考(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楊高凡 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兩宋時期誓書的格式——從條約法角度分析(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李華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劉克莊的法治思想探析(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董煥君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略論王禹偁的政治改革思想魏新生開封文博2010.12

略論《冊府元龜?帝王部》的帝王觀申慧青學習與探索20102

論北宋熙豐、元佑年間的中樞體製變動(1068—1093)方誠峰漢學研究2010.12

論宋代皇權對刑事審判的控製(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陳玉忠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7

論宋代士大夫天理、人情與國法一體理論的構建(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張利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論“紹興和議”的簽訂李鴻飛學理論201013

論北宋真宗、仁宗時期關於甘青蕃部的民族立法問題陳武強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

論範仲淹的廉政思想及其時代意義楊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論南宋孝宗朝“無恢複之臣”的原因——從主戰派宰相性格談起崔英超曆史教學(下半月刊)20102

論唐宋時期女兒對家庭財產的占有權和支配權吳克燕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3

論王安石“擇術”與“理財”思想的統一——王安石熙寧變法思想軌跡尋問張琴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2

明鈔本《天聖令》的整理及唐令複原的得失——校錄、複原的“清本”問題孟彥弘書品2010.3

南宋的歸明人法製——以《慶元條法事類?蠻夷門》為中心謝波甘肅社會科學20103

南宋地方行政中的文書勾追——從“匣”談起(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

鄧小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9

南宋奉使宣諭製度研究吳業國張其凡文史2010.1

南宋隆興、幹道、淳熙、紹熙年號考——兼論孝宗朝的政治脈絡張遂新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102

南宋女兒繼承權考察——《建昌縣劉氏訴立嗣事》再解讀邢鐵中國史研究20101

南宋權臣政治的斷裂——論宋孝宗的用相方略崔英超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

南宋台諫取代執政政治模式的形成——以董德元為線索的考察董文靜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2

南宋現實政治與“閱武”之關係劉縉求索20102

南宋縣級審判體製改良述議賈文龍、潘麗霞《中華文明的曆史與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薑錫東、丁建軍主編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4

南宋孝宗朝立法活動淺析(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閏華芳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南宋孝宗朝立法活動分析閏華芳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

南宋中央低級京朝官政治過程考察——以六部監門官為視角劉斌求索20105

旁:宋代的一種官文書汪聖鐸河北學刊20103

評姚建根《宋朝製置使製度研究》雷家聖漢學研究2010.12

契丹?宋間における外交文書としての牒古鬆崇誌東方學報第85冊(2010.3)

淺論宋代賠償的實現途徑(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宋幹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淺談宋代皇家設施的管理與保護(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鄭勝明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淺談南宋官場“苞苴”現象李琴才智201016

淺談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及啟示吳巨洪知識經濟201015

人文主義理念下宋代司法中的理性與經驗張俊傑文化學刊20101

試論宋代東亞西亞的國際關係〔韓國〕金成奎宋史研究論叢第十一輯201012

試論宋代記注官的侍立問題王鵬曆史教學(下半月刊)20107

稅役文書與社會控製:宋代戶帖製度新探劉雲保定學院學報20102

宋朝對大理寺審判的約束機製田誌光雲南社會科學20101

宋朝對西南民族衝突的和斷——以成都府路和梓州路為例的考察趙永忠貴州民族研究20101

宋朝規範大理寺審判權的諸製度探析(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田誌光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07

宋朝君臣和親觀述論王新航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1

宋朝士大夫“以法治國”觀論析田誌光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

宋初政治內斂品格的形成與文化內在的轉移畢紅剛科教文彙(上旬刊)20102

宋代“公人世界”中的官吏共生與製衡廖峻法學雜誌20103

宋代大冶富民監存世時間考陳軍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宋代地方官員的考課製度及其弊端賈芳芳德州學院學報20103

宋代地方官員在法律訂立過程中的作用探析馬泓波曆史教學(下半月刊)20103

宋代地方遊民犯罪類型探究(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鄭迎光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典權擔保法製述論(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劉誌剛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法定民事訴權的表現形態(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王瑞蕾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婦女的生活及地位馬瑩瑩貴州文史叢刊20102

宋代寡婦的家產權益與生存處境邢鐵宋史研究論叢第十一輯201012

宋代後妃參政和“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煥力晉陽學刊20101

宋代婚姻方式之姊亡妹續探析宋冬霞貴州師範學院學報20105

宋代監獄管理中的人文精神張利《中華文明的曆史與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薑錫東、丁建軍主編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4

宋代奬賞舉告政策淺析(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馬永娟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將作監構成考述喬迅翔華中建築201010

宋代經濟賠償法略述郭東旭宋史研究論叢第十一輯201012

宋代民間法律生活中的“好訟”與“畏訟”(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王曉薇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民事訴訟成本問題淺議(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高楠宋幹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奴婢的生命權和社會地位〔韓國〕李錫炫宋史研究論叢第十一輯201012

宋代女使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名公書判清明集》為中心的考察郭琳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宋代培養法官職業道德的特殊形式(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魏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契約法律製度發達的社會背景(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楊卉青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契約中介“牙人”法律製度楊卉青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

宋代商人法律地位的變化(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何莉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縣級公吏司法職能淺析(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鹿軍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宋代巡檢製度及其治安功能胡建剛蘭台世界201011

宋代以“重祿法”治吏懲贓政策評析趙旭史學集刊20101

宋代中央監控地方的製度及其影響賈芳芳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宋代州縣監察行政考論吳業國江西社會科學20102

宋徽宗:道是有情卻無情張珂陝西檔案20101

宋徽宗朝的官員考核述論丁建軍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宋徽宗的理想主義外交思想及其轉變張雲箏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

宋明高層政區比較研究伍純初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2

宋神宗至高宗朝與高麗關係的幾點思考周立誌宋史研究論叢第十一輯201012

宋太宗即位的原因陳鶴咬文嚼字20105

宋太祖任邊帥“皆富於財”的懷柔政策及影響王雲裳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宋孝宗對金外交的博弈與失利(中國古代法製研究集萃——郭東旭先生七十壽辰紀念文集)李烽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7

蘇州玄妙觀元碑《天慶觀甲乙部符公據》考——宋元交替期的宋代文書小林隆道東洋學報92卷第1號

談宋代書禁法的幾個問題謝波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105

唐宋變革期死後世界觀的變化〔韓國〕俞垣浚宋史研究論叢第十一輯201012

唐宋變革視野下的河南政區研究馬玉臣宋史研究論叢第十一輯201012

唐宋變革與政治製度史研究王化雨中國史研究20101

唐宋城市社會變革研究的緣起與思考寧欣中國史研究20101

唐宋法律變革問題研究述評賈文龍“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9

唐宋間疑獄集議製度的變革——兼論唐開元《獄官令》兩條令文的複原張雨文史2010.3

唐宋軍政變革史研究述評曾瑞龍趙雨樂“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9

唐至北宋時期的皇帝親郊朱溢國立政治大學曆史學報第34期(2010.10)

王安石變法的政治文化分析王錦輝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王安石變法失敗反思彭博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01

王安石民本思想簡析徐峰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01

王安石與熙寧變法劄記王若蒙中國城市經濟20107

西部時代的盛衰與唐宋社會變遷梁中效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新刊黑水城阜昌三年文書所見偽齊職官製度馮金忠文獻20101

義天入宋求法:北宋神哲朝宋麗海上交通與文化交流顧宏義《中華文明的曆史與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薑錫東、丁建軍主編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4

由“聯合”到“拒入”:南宋初年高麗政策的轉向齊廉允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05

有關王安石評價的幾種觀點及其資料考辨——兼談王安石變法的思想基礎李國偉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01

霅川之變與真德秀政治命運分析鍾文榮三明學院學報20101

澶淵之盟與曹操祭祀——真宗朝“正統”的萌芽田中靖彥東方學第119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