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博和皇後正在大張旗鼓的準備薛欒的登基大典,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皇後是前朝公主的消息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整個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編成了歌謠在百姓間流傳,讓整個朝堂為之震動。
“陸維、薛紹都已經死了,為什麼還會走漏風聲?”皇後聽到有自己籠絡的大臣向自己打聽自己是否是前朝公主的時候,簡直就要崩潰,她強顏歡笑的否決了此事,轉頭就找來袁博詢問此事。
“劉曄剛剛出宮就被我的人抓住,按理說應該是無人知曉才對……”袁博摸著胡須琢磨道。
“先把此事定為造謠惑眾,然後查出到底是誰透漏出的消息,我一定要把他碎屍萬段!”皇後狠狠的說道。
“沒想到京城中還隱藏著擁有這麼大勢力的人,我以為我已經全部拜訪完了……這次正好是個機會,可以一舉肅清反對我們的人,以免登基大典前發生意外。”袁博眯著眼睛笑道,這謠言可以在一夜之間傳遍大街小巷,足見這股隱藏在京城中的勢力多麼強大,而袁博掌控整個京城,居然沒有收到消息,不由的讓袁博後背微微感到有些發涼。
下午,皇後宣布了薛欒登基大典的一些安排和日期。再次引起了眾多大臣的不滿,皇後身份不明,其子薛欒的血脈到底是否還姓薛就是一個重大問題。何況薛紹還未入土,這邊就在考慮著舉辦登基大典,不合祖製和祖訓。
大臣們為了反對采取了一係列實際行動,除了一大批告老還鄉的,還有一群以死相逼的,更有發布檄文聲討皇後和袁博的。
袁博這次再也沒有先前的耐心,直接帶兵把領頭的大臣抓進天牢,表演了一場殺雞儆猴的好戲。
前兩日,昂駒和日華數次偽裝成為上朝的官員混進宮裏,探查顧謙和薛炎的消息,宮中戒備森嚴,可日華武功不差,輕而易舉躲過數道關卡,探查到了顧謙被軟禁的位置,通過一些細致觀察,確定了顧謙還活著的消息。這個消息讓星華為之一振,決定進宮營救顧謙。
六、
顧謙被袁博軟禁在宮中,麵對袁博的威逼利誘,顧謙表現的十分淡然,他作為巡防營大統領,兼領京城禁軍自有不虛袁博的底氣。事實上袁博確實對顧謙無可奈何,但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為日後留一些餘地,袁博並沒有在一些小事上為難顧謙,因此顧謙在宮中的生活並不是很拮據。
雖然生活無憂,可顧謙整日都是茶不思飯不想,一方麵擔憂國事,另一方麵也在想念琉璃……更重要的是不知道星華現在如何,他的身體是否康複?生活用度是否闊綽?自己送去的藥材到底有沒有用……還有,他還恨自己嗎?
顧謙坐到書桌前,研墨提筆便隨意書寫,他想強迫自己忘記掉那些兒女私情,把注意力放回袁博與皇後宮中陰謀的國家大事上來,可他寫著寫著總是想到星華那張單純無邪的笑臉,還帶著傻傻的可愛……
最後又聯想到了星華身上的傷口,還有那日射殺孫循的悲劇。
顧謙忽然想起星華離開那天的那輛馬車,那個時候,顧謙似有所感的掀起窗簾去看,好像聽到了熟悉的抽泣聲,可他以為是自己的錯覺,錯失了與星華最後一次見麵的最好機會。
他有些恨自己,為什麼不下車去看,為什麼不去攔住星華,為什麼不和星華解釋清楚,祈求原諒……現在時間越來越久,隻怕星華對自己已經死心了。
也罷,若是遠離自己,遠離那些痛苦,他或許還會得到一些快樂,或許還會成為原來那個每日無憂無慮,沒心沒肺的小吃貨。
念及此處,顧謙不由微微一笑,在紙上寫下星華二字,字跡龍飛鳳舞,悲傷的心情卻無法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