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爺跟在唐家大爺的身後,還未踏出大門便看見唐四爺領著一個穿著深色行衣的老者。他想,穿著行衣的老人肯定是鄭院使。
跟在鄭院使身後的還有一位容貌出眾的少年,年紀和唐耀約摸差不多,身形筆直挺立宛若鬆柏。
這個少年笑的一臉痞氣,和鄭院使的長相完全不相似,唐三爺捉摸不透來人是誰,也在心裏暗暗肯定這個少年並不是鄭院使的孫兒之類。
估計,也是來自京城裏的人。
他想到這裏,眉頭卻皺了起來。
因為,下一刻唐三爺看到了唐耀。
唐耀沒有說話,神情肅穆又一副清淡的樣子。即使他不開口,容貌和氣場也不比方才那位少年弱。
曾經有人在私下和唐三爺說,唐耀和他十足的相似,來日必定考取功名做個大官。
大官?
唐家的人怎麼敢為官,他的二哥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
唐家的人隻能做商人,避人耳目。
雖然唐三爺不明白家規裏為何有這麼一條,但是作為唐家人他隻能履行。
而且——
唐三爺看著唐耀,心裏那股怨氣又冒了出來,眼裏掩不住的憎恨。
“耀兒!”吉氏的聲音從身邊傳來,她急匆匆地走到了唐耀身前和鄭院使行禮後,便拖著唐耀的手眼淚立即簌簌而落。
她聲音顫抖的厲害,“你終於回來了!”
在眾人的眼裏,吉氏的模樣當真是楚楚可憐。她的一舉一動,像極了一個在深宅裏思念兒子的母親。
唯有跟在唐耀身後的伊之幽幾不可見的皺了皺眉頭。
她在一股濃重的香料裏,聞出了淡淡的辣椒味。
她疑惑為何會有辣椒味的出現,卻也看清了吉氏拿著帕子使勁摸眼角的動作。
伊之幽抽了抽嘴角。
眼前的這位婦人,看來不是個簡單的人物,一舉一動堪比戲台子上的角。
虛情假意怕哭不出來,幹脆拿辣椒來刺激眼睛,所以眼淚就流出來了。
辦法雖然拙劣,但是效果卻很顯著。
好在唐耀並沒有心思配合吉氏,他隻是禮貌的回了吉氏一句話後,便直接領著鄭院使朝著主院走去。
伊之幽跟在唐耀的身後,卻在進入主院之前被攔了下來。
唐耀或許是因為心急,他隻是讓伊之幽在前庭等他,並沒有過多的吩咐旁人照顧下伊之幽。
伊之幽也不見外,借著廊下的燭火光打量起眼前的唐家。
唐家不愧是平陽城最大的糧商,這座宅院的風水極好。
北為陰,南為陽,宅子是坐北朝南,雖不敢取子午線的正南方向,卻也隻是偏東而不是偏西。
陰陽調和,藏風聚氣。
若一定要說宅子的缺點,那麼便是這座宅子雖然聚財,但因為東南高,西北低——住在這裏的人沒有什麼官運。
她有些不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布局,這世上還有人不想為官的商人?
正當伊之幽迷茫的時候,卻響起了一個少女的聲音。
她問,“長光哥哥回來了嗎?”
伊之幽挑眉,朝著發出聲音的地方看去。
長光,乃是唐耀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