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貧困不是理由(1 / 1)

她隻是個普通的農家女孩。去年高考,她考了683分的好成績,超出重點錄取分數線近100分。喜訊傳來,一家人卻陷入愁雲慘霧之中:女孩一家5口,奶奶年事已高,母親體弱多病,弟弟正上初中,全家的生活重擔都壓在父親身上。父親已經年過五旬,照顧幾畝薄地,農閑時去附近煤礦挖煤。每天上午7點半下礦,工作到下午4點半才能出來吃飯,可即便如此,每月也隻有幾百元的微薄收入。為了供兩個孩子讀書,家裏早已債台高築。

當地媒體報道了女孩的窘境,引起了著名音樂人高曉鬆的關注。他決定資助女孩,並很快聯係上她,在電話裏鄭重承諾:“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你的情況,決定資助你。”怕傷害女孩的自尊,他特意又補充了一句:“不是因為你貧困,而是因為你有才華。”

喜從天降,女孩連聲道謝。最後兩人約定,女孩一旦拿到錄取通知書就馬上通知,他會把學費彙過去。

半個月後,女孩致電高曉鬆的秘書:“請轉告高叔叔,我被浙江大學錄取了。”當高曉鬆第二天準備彙款時,女孩又打電話來了:“高叔叔,非常感謝您的好意,可是我不能接受您的資助了。兩天前,一位好心的伯伯資助了我大學4年的學費。昨天給您打電話,是因為我答應過您,被錄取後一定要通知您。”

高曉鬆非常驚訝,也被女孩的誠實深深打動。他仍然想幫助她,就說:“杭州的物價很高,既然有人幫你出了學費,那我就負擔你4年的生活費吧,每月500元,你看怎麼樣?”“謝謝您!不過,我的生活費那位伯伯也資助了。希望您——能幫助別的比我更需要幫助的孩子。”女孩真誠地說。

其實,女孩完全可以接受第二筆資助,也沒有人會去查證。這筆錢,可以還債,可以給弟弟買新書包,可以讓自己的大學生活滋潤一點兒,可是她不假思索地放棄了。

這位內心富有的女孩名叫李小萍,家在四川內江市的農村。

此事傳出之後,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爭議。麵對褒揚與質疑,李小萍依然平靜,她說,誠信和自立是自己的責任,雖然我暫時貧困,可是我沒有任何理由逃避這種責任。

人身上的美好品德不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應該為自己找放棄的借口,應該像先賢孟子所說的那樣堅守:不會因貧賤而改變,不會因富貴而動搖,也不會因受威脅而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