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穿越時空的演奏(1 / 1)

二戰期間,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關著一個年輕的小提琴愛好者沙尼克。沙尼克被關進集中營已有兩年了。兩年中,他從未停止“拉”小提琴。沒有琴,也沒有琴弓。白天,沙尼克做苦工,到了晚上,等其他的囚犯都睡下了,沙尼克將腿從床邊垂下來,抬起下巴,雙手擺出拉琴的姿勢,開始“演奏”。

黑暗中,沙尼克可以聽見歡快的音符在他周圍的空氣裏跳動……

這天黎明,沙尼克正在忘我地練琴,一群新來的囚犯被關進了他們的囚室。這時,一個名叫馬斯特的囚犯把目光投向沙尼克,從他的眼神裏,沙尼克得到了這樣的信息:你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動聽。是的,沙尼克可以肯定,他從馬斯特那裏得來的就是這個信息,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卻又真的發生了。

在囚犯的叫罵和哭喊聲中,沙尼克沒有跟馬斯特打招呼。後來,沙尼克向新來的囚犯打聽到,這個馬斯特是著名的猶太籍小提琴演奏家。

沙尼克興奮不已。馬斯特來了,他的知音來了。

這天晚上熄燈後,沙尼克坐在床邊輕聲呼喚:馬斯特。

沒有回音。

第二天晚上,沙尼克試圖再次與馬斯特交談。馬斯特,沙尼克輕聲呼喚,但馬斯特仍舊沒有回答他。

第三天晚上,沙尼克放棄了找馬斯特交談的念頭。他坐在床邊,伸手抬臂,又開始如癡如醉地“演奏”他的小提琴。他閉上眼睛欣賞著自己的演奏。當沙尼克睜開眼睛,他已經演奏完了一個樂章。突然,他發現馬斯特正側臥在床鋪上,麵向他,閉著雙眼,手指隨著沙尼克的音樂節拍在床板上輕輕叩著。發覺沙尼克的“演奏”突然停止,馬斯特睜開了眼睛,對正看著自己的沙尼克豎起了大拇指。

第四天晚上,馬斯特和沙尼克坐在各自的床沿邊,兩手懸空,一齊拉起了科萊利的樂章。他們拉出的音符如同交錯在一起的兩根玫瑰藤蔓,在結尾的一個音符上盛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他們一直拉著這個音符,沙尼克和馬斯特都不願意結束這晚的二重奏。

以後的每天晚上,馬斯特和沙尼克都會一齊演奏科萊利的這段樂章,他們陶醉於美妙的音樂中,閉起眼睛享受著他們的二重奏。

一天晚上,一群納粹士兵衝進了沙尼克的囚室,他們念著囚犯的號碼,凡是手臂上的刺青數字與所報號碼相同的囚犯都站了出來。囚犯們心裏明白。這些站出來的人,他們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囚室裏靜悄悄的,隻有沉重的呼吸聲充斥著每個人的耳膜。

當最後一個號碼念完,所有坐著的囚犯都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而坐在床沿的沙尼克卻突然緊張起來,他記得,最後一個念出的號碼正是馬斯特的刺青數字!沙尼克看向馬斯特,果然,他正慢慢地爬下床。

天啊!沙尼克的喉頭裏發出一絲呻吟,這難得的知音,這上帝賜給我的禮物今晚就要消失了嗎?

突然,沙尼克飛快地滑下床鋪,站到了還未下床的馬斯特身邊,伸出雙手做了一個拉小提琴的動作。沙尼克輕聲對馬斯特說:“為了音樂,請你留下來!”

馬斯特睜大眼睛,搖搖頭,正要說什麼,沙尼克已經走到了納粹士兵的麵前,緩緩地走出了囚室,走進了黑夜,走出了馬斯特的視線。

不久,蘇聯軍隊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馬斯特幸存了下來。

和平的日子裏,馬斯特在世界各地舉辦了無數場音樂會,場場爆滿。每一場音樂會都保留著一個特殊的節目:在驟然昏暗下來的舞台燈光裏,他輕輕放下手裏的小提琴,慢慢閉上雙眼,兩臂懸空,激情地“演奏”那段早已滲入他靈魂的科萊利的樂章。

“為了音樂,請你留下來。”

他留下來了,此刻他相信,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難友和兄弟沙尼克,正在天堂聆聽著他無聲的“演奏”……

信念,可以戰勝寒冷和絕望,可以超越得失和痛苦。隻有信念,能夠穿越時空,超越生死。信念之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