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坊間傳言,洛家小姐美若天仙,一舉一動頗有飄逸出塵的意蘊,因洛善人太過疼愛女兒,生怕她出外沾染了世人的銅臭俗氣,特地在宅子裏建造了一處美輪美奐的閣樓給女兒居住,內裏植有四時不敗的鮮花,各色應節蔬果,生怕她寂寞,又從全國各地收羅了一批性格溫和的小貓小狗小鹿小雀兒供女兒解悶,閣樓前挖湖造山,湖上鋪設檀木棧橋,中央築有觀蓮台,景色極為旖旎迷人。
洛家小姐平日裏極少外出,多是待在大宅子內練習琴棋書畫,針織女紅,隻是美名早已傳遍洛城上下,城內公子哥兒們,如不是懼著她那兩個武藝高強的哥哥,早已搭梯翻牆,偷窺偷窺這個傳說中的美貌姑娘了。
洛家小姐雖然甚少出外,可一年當中,總有數天會由哥哥們陪伴著,坐在馬車內輕裝出行,到鬧市山澗內溜達數圈,權作觀摩人情世故。
而每年的的清明時節,更是這位深閨小姐雷打不動的一個出行之日。
數年前大哥洛俊軒從軍後,陪伴妹子出行的大任便落在二哥洛俊熙身上。
洛俊熙和父兄一樣,對這個嬌俏妹子嬌寵萬分,妹子剛剛學會走路那天起,兄弟倆便牽著妹子的手在庭院裏轉來轉去,要花摘花,要魚摸魚,要蝴蝶便馬上做一個網兜,兄妹三人在花間撲蝶嬉戲......隻要妹子那個玲瓏腦袋想出什麼新鮮的花樣兒,兩個哥哥便會不餘遺力地做出那個花樣兒。
往日裏都是兄妹三人一同前來拜祭娘親,可這幾年大哥在外征戰不能趕回來,這清明拜祭一事,便由二哥偕同妹子前來。
***
昨天洛善人已派遣家仆上山清理了墳上的雜草,墳前清理出一片小空地,用作今天拜祭之用。
兄妹二人來到母親墳地前,擺上鮮果燒肉等祭品,取出元寶蠟燭,用火石點燃,拜祭起娘親來了。
車夫和丫鬟撐著油紙傘,為公子和小姐擋著淋漓而下的雨水,今天的天氣委實應景,人逢陰雨沉悶天氣,心情或多或少低沉感傷,何況是跪在母親的墳前,洛俊熙和洛媚兒兄妹二人看著浸淫在雨霧中的孤墳,眼圈不自禁紅了。
香燭方燃燒了一半,雨勢倏爾轉大,先前的塵塵細雨變成了傾盆大雨,風勢也隨著雨勢凶猛起來了,嘩嘩掠過樹梢,整片山地籠罩上一層蒙蒙的霧氣,洛俊熙皺著眉捉了一把雨水,清明時節的雨水入手頗涼。
還沒燃盡的香燭元寶在雨水的滋潤下陸續熄滅,雨水紛紛湧向低窪的坑窪,很快地麵上便出現了無數形態各異的小型水塘。
洛俊熙側眸看了泫然欲泣的妹子一眼,妹子今日的衣裙頗為單薄,不宜在這風雨中久待。
“媚兒,不如先回馬車上避避雨,這雨忒大了,就算點燃了香燭,也會馬上淋濕,時候稍早,我們可以等雨停了,再行拜祭,娘親知道我們已在這兒陪伴著她,定不會責怪我們有片刻的怠慢。”
洛媚兒拭去眼角邊的眼淚,二哥說的在理,這雨勢是在太大了,還是先回馬車上歇歇,等雨停歇後再行拜祭,她遂點點頭,扶著二哥的臂膀回到車上。
洛俊熙和丫鬟車夫也相繼回到馬車上,車夫冒著雨將馬車趕上一處坡地,停靠在一棵參天大樹旁,茂密的枝葉擋去了大多數的雨水,而洛善人家裏的車子,樣式看似簡陋,其實全是真材實料,內裏堅固得很,任憑外邊狂風暴雨,車內依舊溫暖舒適。
眾人的衣服都有些濕了,丫鬟從馬車座位的抽屜裏取出兩個小暖爐,給公子小姐抱著禦寒,媚兒將車簾掀開一線,看著外麵的瓢潑大雨出神,自七歲那年,她便開始隨著兩個上山拜祭娘親,過往那些清明節氣,天色雖然陰沉,偶爾下幾粒小雨,可從未試過今天這般橫風橫雨。
豆粒大的雨點擊打著馬車旁的大樹,樹葉簌簌往下掉著,媚兒擔心起來,她眯著眼,想看看坡地下麵娘親的墳有沒有被暴雨衝塌,可雨勢是在太大了,三尺外的景物全是白蒙蒙一片。
“二哥,這雨好大......好像山上沒有其他人了.......”
“嗯,可能他們來的比我們早些,如今都下山去了,或者和我們一樣,找地方避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