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十年前,一個青蔥小毛孩從南方一個小島來北京求學,把生命中最重要的十年青春,獻給了這座城市。與大學好友在網上聊天,他問我:十年來你人生最大的感慨是什麼?我竟然一時語噎。十年一覺北京夢,換來了什麼?以前真沒係統地、認真地思考過。是我融入了北京,還是北京接納了我?在這樣夜風輕輕吹拂的晚上,我想,在這座城市裏,有很多十年的追夢人都會回想起記憶中無數個不眠的日夜和狂熱激情的青春。十年前,剛剛到北京,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曾經以為自己已經是這個城市的主人。十年後,奮鬥在北京,走在燈如繁星的廣場上,有時候會覺得自己仍然是一個異鄉人。十年,異鄉人青春已朽。十年,北京城繁華更茂。的確,當我們提到北京,總是會自然地給附帶上“首都”二字。這座城市伴隨著“首都”這個身份符號,被編進了許多政治意味十足的歌曲裏,傳唱全國,以致許多人雖然從未到過北京,但大都會哼上兩句:“我愛北京天安門”,“北京歡迎你,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同時,很多人也編織起了一個閃著金光的、屬於自己的“北京夢”。媒體人李承鵬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要實現最高夢想就得到北京。叫北平的時候,還可以選擇去南京、廣州、重慶、微山湖以及延安。現在的首都聚集的不僅是權力和資源,還聚集了各行業的成功概率。三個月前連我媽請的小保姆都毅然離開四川來到北京,臨走前她很憧憬,洋氣地化了一個煙熏妝,就像當年我莊嚴地理了一刺蝟頭……”這,就是北京,讓人又愛又恨的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和高速的生活節奏,其實何止北京?上海、廣州……乃至一些二線城市,也是如此。左手是渴望宜居,右手是盼望宜業。左手右手同在努力,可始終握不到一起,彼此都隻能在試探中捕捉對方的氣息。前者屬於“幸福”,後者代表“成功”。想要生活幸福又事業成功的完美,似乎總是很難。“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口號。可是,城市真的讓我們生活更美好了嗎?無數人糾結、糾纏、揪心。到底是繼續堅持,還是選擇離開?萬家燈火,哪一盞屬於我?千裏尋夢,為誰辛苦為誰忙?愛恨交纏間,苦怨糾結處。退一步也許離幸福不遠,進一步也許自己就是天。兩年前,我也這樣糾結過,在進與退之間做艱難的抉擇。在那個抉擇時刻,我遇到了一位前輩,當我把我的困惑向他求解時,他沒正麵回答,而是給了我幾個問句。“人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主題,難道你想前三十年先享受,後三十年再來奮鬥?”“大城市生存不容易,但至少機會流向相對公平,小城市若無背景,難道不更難?”“你當年高考填報北京的學校,不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在這座城市實現你的夢想ⅱ馬?”“即使離開,也要驕傲地離開,你已經足夠強大到哪座小城市主動來邀請你了嗎?”這四個問句,讓我想起了比爾·蓋茨的那句話:“這個世界不會在乎你的自尊,這個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績,再去強調自己的感受。”是啊,不要說沒有人看不起你,因為大家都忙得沒時間看你。你自己不強大,就不要抱怨社會不公平。同時,這四個問句讓我整整想了一個晚上,思考了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擔當。橋的價值在於能承載,人的價值在於能擔當。擔當價值千金,擔當任重千鈞。人生在擔當中成長,在擔當中前行,在擔當中輝煌。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必須擔當。國家縱有萬千不完善,我們不能說移民就移民。城市縱有百般不完美,我們不能說離開就離開。工作縱有各種不順心,我們不能說辭職就辭職。婚姻縱有許多不如意,我們不能說分手就分手。這就是擔當。事不避難,義不逃責。我想,擔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正能量——不當逃兵。不當國家的逃兵,不當城市的逃兵,不當職場的逃兵,不當婚姻的逃兵。有人曾經開玩笑說:“林老師,你是一個超有正能量的人,頭上有光環呢!”我笑笑答之:“這是因為我的內心陽光,所以頭上自然有光圈環繞。你也可以做到!”我們都還年輕,我們都有勇氣,我們都充滿著希望。烏雲遮不住太陽的微笑,黑暗擋不住黎明的來到。人生可能會“陷入絕境”,但也可以“絕處逢生”,然後再“漸入佳境”。青春,經不起等待;奮鬥,停不下腳步。心不限,路無限。吾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心靈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隻要你的內心夠強大,到哪裏都不怕l同樣的《十年》,雖然陳奕迅版本的更流行,但我更喜歡劉德華版本的。年青的風不愛屏與障/它帶我去反叛浪蕩……狂想總教這心頭癢/當我有翅膀會盡力闖/我每一個十年/許多難忘的片段/當轉眼回頭望一遍/已經很遠/記那一個十年/仿佛無時不見麵……我踏實路前麵每寸方/便一步一步攀上/人生可當首歌謠唱/總唱到醉人美麗地方……如果你即將闖蕩大城市,那麼祝福你,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幅精彩的人生畫卷。如果你正在堅守大城市,那麼祝願你,在你手中把握的是一場充實的生命旅程。如果你已經遠離大城市,那麼祝賀你,在你心裏緬懷的是一段閃亮的歲月時光。十年,可以是一段平庸的歲月,也可以是一段精彩的時光。選擇權與決定權完全在自己的手裏。誰能帶你到達那個“美麗地方”?隻有你自己。
2一朝躍龍門,鳳凰涅槃千般好。
3在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500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痛苦和恩怨情仇,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與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回後它們才能得以重生。垂死的鳳凰投入火中,在火中浴火重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成為美麗輝煌永生的火鳳凰。這個典故蘊含了不畏痛苦、義無反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著精神。這就是鳳凰涅槃的故事。
4看不到希望的曙光: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原因:1」時間還沒到,黎明還未破曉,要等待:2」角度不對,被什麼東西擋住了,要轉彎:3』自己的眼睛還沒睜開,眼前當然一片黑暗:把眼界打開,世界自然一片光明。
5漂泊的日子很辛苦,可我們都在堅持,說到底,這是一個選擇夢想與否的問題。從最開始離開原點起,我們和選擇家鄉的人就注定要畫不同的半徑,而大和小的結局都是圓滿。他們從容的畫好了,你我呢?
6任何人努力奮鬥一生或一陣都是為了實現三大自由:1財務自由,有足夠的金錢養活自己和家人,需要用錢時不用發愁2時間自由;有可支配時間靈活安排工作休息和娛樂:3心靈自由跟隨自己的內心,不讓夢想憋屈,身隨心動,鎖身不鎖心,實現自由最容易的時間段,不是未來的某天,而是可觸摸的現在i世界這麼大,心安即是鄉
7任何人都要像管理自己的事業那樣管理自己的金錢
8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是一個人的心境。愛過,就算心碎也是美麗的。有心,梧桐木可以擊出山水之音;有心,寒冬臘月也能無處不飛花;有心,相隔幹山萬水也能執手相看淚眼,可以把無際哀愁和風付與東流水。裸露一顆詩意的心,縱然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也更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9不要典當你的夢想去成就一套房子
翻閱成功檔案,就能發現:他們都在最適合開始創業的年代,選擇創業而不是買房。1998年,馬化騰等五人湊了50萬,創辦騰訊沒買房;1998年,史玉柱向朋友借了50萬搞腦白金沒買房;1999年,漂在廣州的丁磊用50萬創辦163沒買房;1999年,陳天橋炒股賺了50萬,創辦盛大沒買房。1999年,馬雲團隊18人湊了50萬,注冊阿裏巴巴沒買房,曾經有人問音樂人高曉鬆,為什麼結了婚還租房住,不買自己的房?高曉鬆回答:我不買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兒就住哪兒,買了房就隻剩一個角落是我的,我妹也沒買房,但我倆都走遍了全世界。與他們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國內房產業大佬王石。2008年初,國內樓市初現調整之時,王石拋出了驚人之語:“對幹那些事業沒有最後定型,還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來說,40之前租房為好。”我們看看國外,美國人平均31歲才第一次購房,德國人42歲,比利時37歲,香港人是32歲,歐洲擁有獨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都是租房。我們憑什麼要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買房?而且還要為之賣出我們的發展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