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混沌以來,萬物以序而生,各種陰陽之地繁衍出數以千種智慧,真所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自在東方有一塊仳靜的山麓,水清林繁,花秀果豐,蜜忙蝶亂,恰如仙境一般,因山上樹多,外人又叫他青峰嶺。
這青峰嶺民生淳樸,山上有一座神廟,裏麵供著一個東海道人,相傳,這裏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在乾坤顛倒之際,海變成了山,然雖變成了山,卻一時改不了海性,都是一些不毛之地,一天,一個道人來到這裏,看到這裏雖貧疾,但也有些大地的靈秀之氣,變長住了下來,率著一幫小徒弟每日打水鑿井,種樹種田,起先並無什麼收獲,道長不由潸然淚下說:“可惜了大地之母將你托付而起,盡不能用已,看來貧道不是這裏的始主了”。他的這一席話,竟驚動了上蒼。
那一夜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道長和眾人在屋內休息,二更時分。道士合眼正酣,突見一小男童扶門而入道:“你這道人,好沒有道理,吾將這一方興盛昌隆之地托付給你,你卻這等沒有耐心!”那道人見男童麵色正然,不像兒語幼稚,不由大驚問:“你是何人”。男童道:“我是天簌使者,剛才我說的這些話是依天而命”。道人連忙下跪道:“貧道自知才疏學淺,恐不能擔此大任”。男童笑道:“莫急,以後便知,隻是上天以將此地托你照管,你且不要顧負上蒼,用心照顧,就算你在凡間的人壽盡去,也要恪守仙規,護佑一方,待到上天七七四十九天,也就是凡間四百九十年後,蒼海桑田圓滿之際,你就到這天外天來,上蒼自有厚遇。”說罷,小童轉身掏自己衣袖,取出五顆霞光異常的石頭道:“這是給你護佑一方,淺心仙緣的神物,你要好生照管,就算你不在的時候,這神物也要留在此地,駐守一方,才是上蒼之托。”那道人再三拜謝,收了五個小小的霞光石在自己的隨身錦囊裏,收好後,方要抬頭再謝,卻發現門口無一人,小童不見,那道人驚叫道:“使者何去?”卻聽見邊上有人輕呼:“師傅”。猛一睜眼,方知是夢,連忙手伸錦囊中,“啊”的一叫,那五彩的石頭分明在這口袋裏,眾人取出五色石,皆呼神奇,道長剛平靜了心,突然外麵的一群孩子衝進門來大叫道“道長,快出去瞧瞧”,眾道人跟著道長走出屋外,隻見三個月前種下的那些花兒,樹兒的苗,都露出了尖,眾人不由的高興的歡呼起來,道人激動的一時說不出話來,想了半天,“砰”的跪在地上,熱淚奪目而出。
因五色石是上天賜的神物,被眾家道友供奉在這山嶺的最高端,說來也怪,這道人做了這怪夢以後,要雨得雨,要風得風,這山嶺漸漸的青翠繁茂起來,這道人活了八十一歲之際作了古,眾弟子將其肉身火化連同五色石一起埋在了青峰嶺的山岩上,因這裏曾是海,所以就給這道人一個號名:東海道長。
不說這裏如何富饒,卻說,這道人作了古後,魂魄卻仍留在人間,庇佑一方,或在自己的子孫徒弟中相告天機,或造福不幸的人家,撫傷積德,化解悲痛,於是人們爭相傳說其貢德,有人便在埋葬他的地方,修了一座神館,天天焚香禱告,倒也昌隆,
恰說這四百九十年後,各種荒涼之地都已圓滿,飛鳥嘻嘻,錦魚相逐,東海道長見功德已滿,便找來同為作古化神的清心道徒說:“我已功德圓滿,要去天外天還旨付命,你且在這裏幫我庇佑一時,待我回來,再以天命為準,記住,不可到他神的地界傳播神諭,除有他方神者相求,或有天命相告,若有為難之事,無法處置,你可去找西方修善佛者,找他為你排憂解患。”說完,一道金光,從神廟裏射上天去。
這一日,西天聖者的一徒弟,因與兄弟不合,被師傅逐出門庭,命其到各處神地潛心修學,然其天性頑劣,在人間作人時雖經曆了一些,卻一點不絲悔改,眾家神者也拿他無法,他要麼打壞了修善佛者神龕的琉璃神龍寶玉,要麼是一時糊塗敲壞了安德烈莫拉主的火焰爐,或者喝了玉度神母的仙緣水,然眾家神友,見其雖頑劣,但天性純良,雖喜鬧,也帶來歡笑不止,罵罵他,也就隨他去了。
然這一日,他來到這青峰嶺,見這裏美山美水,真是神仙之地,不覺暢快,他早就聽說東海道長去天外天還旨付命了,不一會兒,來接他的是和他一樣輩份的清心道徒,又以自己為長,不覺孤傲起來,清心道徒卻並未察覺,修善佛者也聽說這頑劣的弟子到東海道長這裏來了,也派使者來跟清心道徒傳話說:“這剛入神道的小魂魄天性頑劣,別讓他惹出是非,清擾了自家的門戶。”但清心道徒見其麵善,雙目如寶石藍般奪目,發如金絲一般耀眼,和而悅笑,不覺有親進之感,便一路笑著領著雲遊四處看看,並讓他到自己和師傅寄住的神廟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