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1 / 3)

第六十一章

〖=BTB(〗曆史的腳印——看古月的《纖痕》〖=〗

我是在江邊長大的,所以,一走進西師畫展展廳,立刻就被古月的《纖痕》吸引住了。我久久停立在那不大的畫幅前,任思緒在生活的沙灘上漫步。

灰蒙蒙的蒼穹下,如磐的巨石屹立在江岸上。它渾身纖痕累累,像個曆盡艱辛的老爺爺,瞪大閱盡世事的雙眼,審視著站在它麵前的每一個人:勇者?弱者?怯懦者?它沉思的神態,凝重深厚的意緒,把我帶到了久遠的滿目瘡痍的年代。兒時,在江邊上每天都能見到無數的纖夫。那黑黝黝的、飽經風雨、習慣於酷熱和嚴寒的形象,從記憶深處緩緩地走過來:魁偉的、佝僂的、矮小的、高大的,他們衣不蔽體、艱難地然而卻是堅韌不拔地前進著。一群過去了,又走過來一群;一代過去了,又走過來另一代,那沒路的石頭上終於留下了一個個頑強的腳窩,刻上了一道道觸目的纖痕。

盡管畫家全力以赴地刻畫歲月在巨石上鑿下的創傷,盡管色調乍看近乎灰冷,但是,他是站在一個曆史的高度,俯視生活的曆程,抓住了推動生活前進的主流。因而,纖痕並不僅是使人回顧磨難的痛苦,它給人留下更多的思考和激情。一縷依稀的頂光投射到石頭上,幾隻歡樂的鳥兒站在石頭上,灰暗正在過去而透出明亮的天空,石頭左下方泛起紅黃的流水。我仿佛聽見了“呼呼”輕拂的風聲、啁啾歡唱的鳥聲、永無休止“嘩嘩”流淌的水聲。我心靈已衝動地伸出雙手,並輕撫著道道纖痕,它們是曆史的腳印!我心中頓時湧起一種力量、自信和勇氣,產生了一種實實在在的期望!

《纖痕》像古月的其他作品一樣明朗、充滿激情。如果說有什麼還不滿足的地方,那就是遠景被過餘地忽視,畫麵沒有開闊的氣勢,缺乏一種空間氣氛,因而削弱了畫麵結構上那種韻律的藝術魅力。此外,我還覺得那幾隻鳥兒稍嫌直露了些。

1984年5月於成都

創作雜談

這次南充地區舉辦女作者改稿學習班,邀請我來參加,我很高興。本來四川的女作者就不多,南充地區卻辦一個專門的女作者改稿學習班,這對我來說是有吸引力的,所以很想來看看。上前天剛下車,眼前這麼多乖乖喜喜、蓬蓬勃勃的花骨朵兒樣的姑娘,大家嘻嘻哈哈,我立即被你們同化了,仿佛自己一下就變成了二十歲!

這幾天,看了你們的一些作品,有的是發表過的,有的是新寫的,算是摸了一下你們創作的基本情況,當然不可能說摸清了,隻能是了解了一些,下麵我就談談自己粗略的印象。或者說初步的印象,一點點感覺。

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些年輕女作者的習作一開始就直端端走在一條大路上。我讀到的這些作品基本上沒有生編硬造的。大家都從自己的生活出發,寫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最熟悉的人物,有的寫自己的學生生活,有的寫兄妹之間的感情,有的寫自己對人生的感受,還有的寫自己熟悉的那種純樸的鄰裏關係等等。這些都是自己平常生活的積累,寫得很有真情實感,一開始寫作就能做到這點,要少走許多彎路,比起那些為了迎合某些淺薄的趣味,而編造離奇甚至聳人聽聞的龍門陣來,我覺得你們的作品好得多,不,兩者簡直是不能比的!

我的第二個感覺是你們比較踏實,給人一種兢兢業業一步一個腳印的印象。出於一種熱烈而純真的追求,你們在寫自己的生活、感情的時候,致力於一種樸素的表達。沒有花裏胡哨地去趕時髦。我曾讀過這樣的作品:行文流暢、情感真摯,但就是不知所雲。既抓不住他的情感,也看不見人物的形象,總覺得眼花繚亂令人昏昏,剛才讀完,就把題目忘了。你們有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人物,不必為掩蓋缺乏生活而給作品濃施粉黛!你們沒有!你們忠於生活,熱愛生活,認真感受生活。追求嚴肅地剖析生活,以真實地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質樸、真摯、熱情,這點,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還有一個感受就是南充年輕的女作者們是用了功的,下了一番工夫的,這可從作品看出來。大家讀了一些書,並且對所讀的書進行過一些研究,因而在小說的結構、人物刻畫、情節安排等等方麵,都有一定的基礎。你們都才二十出頭,一起步就能這樣,相當不錯。你們很有潛力,長勢很好,南充地區的女作者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