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般關心百姓,是百姓之福。”沈婉瑜真誠地說道,皇上在位幾十年,還從未聽過有當朝權臣,親自前往受災之地賑災的。
一來那兒魚龍混雜,多得是市井小混混,災民本就因為貧窮饑餓對朝廷積了怨,這萬一不小心發生暴動,踩死打傷都是常事,而他作為一個王爺,身份尊貴,若是出點什麼意外,那朝堂勢必風雲驟變,因小失大,這並不是皇上想看到的局麵。
二來,我朝疆土廣闊,時時都有天災人禍的事發生,若事事都要皇子權臣親力親為,那他們就是有幾條腿,也不夠跑的……用皇帝的話說,就是事事都要皇族人出麵,那還要那幫臣子做什麼。
戴嘉銘被罰了之後,徐墨就是朝中的頂梁柱,最有權勢,最讓人眼紅的人,朝堂上下不知道有幾百雙,幾千雙眼睛盯著他……這時候離開京城,其實不是很明智的選擇。
但他卻做了這樣的決定,說明他是真的關心那群災民。
經過這麼些日子的相處,沈婉瑜才知道他是個麵冷心熱的人,看似對很多事都漠不關心,其實無時無刻都在做著對百姓有利的事……隻是皇上看不到這些,在皇上眼裏,徐墨隻是一枚鞏固朝政的棋子罷了。
相較於權勢過盛的徐墨,皇上還是較為喜歡其他幾位皇子,譬如常常跟在徐墨身邊的十七皇子……
“本王南下已得到了父皇的應允。隻是我還缺個能幫襯的人手……”
徐墨看向沈婉瑜,沈婉瑜領會到他的意思,心中一動,“殿下的意思是想讓我三弟跟著您南下?”
徐墨點頭:“確有此意。本王記得你以前也說過,想讓他出去曆練曆練……這又是一次很好的機會,所以我才想到了他。”
沈君陶被賀連陷害,去到順天府衙的時候,徐墨就觀察過他,看似羸弱易欺,實則很有主見,遇事不慌不忙,有大家之風。
後來又接觸過幾次,徐墨愈發肯定,沈家這位三公子,雖出身卑賤,但絕非池中之物,遲早是能出人頭地的。
這次沈家大小姐幫了他這麼大的忙,他也理應回報她,而他看得出,她對這個三弟十分不一般,為了他甚至不惜求到他麵前,後來隻身闖順天府衙,可見她把這個弟弟,看得比什麼都重。
雖不明其中緣由,但若他能給她這個弟弟,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相信比拿那些死物去報答她,更為管用。
沈婉瑜確實早有打算讓沈君陶去曆練一番,甚至想過讓他去參加科舉,隻是最近發生了太多的事,讓她無暇顧及……這會兒徐墨提出,她當然歡喜,但又想到,這事關沈君陶,她還是有些遲疑,“殿下願意用三弟,是三弟的榮耀,我自然也樂見其成。隻是這事恐怕還得容我回去與三弟商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