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在欄朝覆滅後許多許多年,世人仍對那神話般的時代念念不舍。茶餘飯後,便要拿些兒女情長的風月故事講上一講。這日,蘭城東靡靡茶館的張姓說書先生照例在巳時坐上講台,搖起那把據聞價值萬金的欄朝定安帝的潑墨折扇,沉著嗓子緩緩道出一則欄朝辛秘:“世人皆知欄朝曆盡八百五十年,分分合合,其間的將相英雄,數之不能盡。這不盡英雄中的翹楚大統帝與聖雲皇後的一段風月,已被講過千萬次。大統帝乃盛世明君,名流千古,聖雲皇後更是上古雲神後裔,執雲掌水,是真正的神人,他們的故事世人已講過千萬遍。話說那年正是景寧二十三年,彼時大統帝尚未登位,不過是七個皇子中的一個,既非長亦非嫡。恰值七月酷暑,南方傍雲城大旱,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景寧帝欲派皇子前往,安定民心。大統帝時年一十六歲,才華橫溢,且不知掩飾,被設計接了這般苦差。然,大統帝終究是天定的帝王,便是去了那般黃泉之地也能有一番奇遇。且其際遇自然又與一般英雄豪傑的紅塵風月不同。大統帝在傍雲城遇到的乃是後來的聖雲皇後--雲聖族的掌雲殿下沈凝。其後二人攜手抗旱救災,曆盡曲折,漸生情意,大統帝登基半年便去了聖雲城求親,結得千古良緣。說這段風月多數在此便戛然而止,甚少談及婚後之事,便是談及,也不過是念一遍生子之事。故,今日小生便要另辟蹊徑,講一講大統帝與聖雲皇後婚後之事······”張先生是靡靡茶館有名的說書先生,他談的風月與眾不同且淒美異常,眾人一時陷入其中不得自拔。然世人道張先生說的好,其實也不過勝在事奇嘴巧,當中故事,多數乃自行編纂,較不得真。而正經的史書上記載又如“帝繼位六月,親往聖雲城,求得掌雲殿下。翌年七月,祭天結緣,封後,稱曰聖雲。”“大統三年三月初七,紫薇星動,後產一子,帝賜名一,取義江山一統,滿月,封皇儲。”“大統六年七月,後攜太子隱入山林,修掌雲之法。”一般,寥寥幾句,又隱去不知多少風月。是以,我們不妨回到那個時代,同張先生一般聊些新奇的,講一講大統帝與聖雲皇後過世後,一樁與他們有千絲萬縷幹係的故事。---------------------------------------------------------------------春日明媚,柳絛清翠,長生園中棠梨花開一片,粉淡香清。她坐在園中石凳上,正飲一碗新釀。他從洞門外拂柳而進,笑著取出她手中瓷碗,道:“春寒尤在,酒多傷身。”她不以為意,笑吟吟倒了酒與他,“公子嚐嚐罷。”一飲既盡,她溫聲道:“這碗可是我親自釀的梅花香果酒,公子覺著,可是夠醇?可是夠香?”------------------------------------------------------壬辰二十九年三月,上雲山中山溪溯溯,山花沿河而綻,繽紛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