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一章 印度之戰(一)(1 / 2)

這個時代的加爾各答,是莫臥爾帝國在印度恒河流域新建立的一座靠海的要塞式城堡,整座城堡與整個帝國其他要塞一樣,具有濃鬱的伊斯蘭風格,但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座平靜的要塞,此時,竟是莫臥爾帝國對馬拉塔王國準備的一記致命左鉤拳,是莫臥爾帝國爭取一舉統一印度次大陸的軍團指揮部。

莫臥爾帝國南路軍統帥契裏默罕德安靜的坐在地圖前,聽著各軍將領的彙報,臉色卻有些陰沉,三天來,他一直被一個突兀而來的消息所困惑,一直盤踞在印度洋的大明帝國第四艦隊大批船隻,突然出現在要塞附近的海麵上,雖然名義上是“海上軍事演習”,但其真實的目的,卻如同是那禿子頭頂上的虱子一樣——明擺著,來者不善!

在中部戰場,莫臥爾帝國的軍隊正與馬拉塔王國的軍隊僵持著,表麵上,誰也占不到好,不過,契裏默罕德相信,這馬拉塔王國的力量,已經快要耗盡了,要不,這大明和英國是不會突然改變不幹涉印度大陸的態度的,隻要他的軍隊一旦發起突襲,莫臥爾帝國將很快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可是,隨著越來越多掛著黑龍旗的海上巨獸的出現,這明軍,會給他這個機會嗎?賭,特別是拿這近三十萬精銳大軍的命運來賭,可不是一個統帥所應當做的。

想著想著,他的眼前,似乎已經看到他的軍隊,正被明軍艦隊發起的炮擊撕成了碎片,精銳大軍灰飛煙滅……這明軍選擇的時機太詭異了,就在他們的大軍剛剛完成集結,發起攻擊的前一刻,龐大的艦隊毫無征兆的便闖了過來。

一旦大明這個龐然大物參戰,將讓整個帝國南方戰線瞬間變色,雖然此時,他擁有近三十萬大軍,但契裏默罕德清楚,在那些肆虐的遠程炮火下,他們沒有勝算,雖然,他們在盟友西班牙、甚至荷蘭的支持下已經裝備了許多火炮,但與明軍的艦炮比起來,那簡直就是……那次,機緣巧合的他見證了大明與西班牙之間的戰爭,讓他終身難忘!

雖然已經緊急向帝國皇帝飛報軍情,據說,援兵也正源源不斷的從各處調來,但多年來的直覺告訴他,不到最後一刻,千萬別去惹那個太過生猛的敵人。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莫臥爾帝國北方的軍隊雖然聽說了那些馬匪的報告,但他們此時,除了正一批批的奉調,開往恒河一線外,帝國的高層,也正醞釀與大明展開談判,沒有誰願意節外生枝,因而集體選擇了無視,是的,幾個軍人越境,在這個節骨眼上,又算得了什麼事呢?甚至還說不定,那是在給他們施障眼法,是在想法吸引他們對南方的注意力!

對龍威國來說,其實他比太子朱念林還要緊張,畢竟,這是太子第一次擔任一場大的軍事行動的協助指揮,雖然還隻是副手,但這其中的道道,對他們這些早就是人精的家夥來說,又豈能不明白?自古以來,這陪太子幹活的差事便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行當,這次的軍事行動,他當然知道即使是完全蠻幹也沒有什麼大的風險,畢竟兩國國力的巨大差距擺在那裏,但如何讓這仗打的巧,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去取得最大的成果,特別是達到皇上心中所要的成果、給太子添彩卻得好好的用上一番腦筋!

太子朱念林其實也在對這一仗傷腦筋,他父皇的聖旨上沒有說明這仗要打到個什麼程度,不過,太子朱念林卻明白,當下印度次大陸上的各方,暫時都還威脅不到大明的核心利益,他父皇真正在意的,是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迅速掌控東進的歐洲各國的勢力,這一點,從父皇讓自己將第七艦隊也秘密帶來,可見一斑,進攻一個印度,哪裏需要大明同時出動兩大海軍艦隊?這印度洋的第四艦隊在幾年前便開始率先換裝新式軍艦,也進一步的證實了這一點!所以,他認為,此次對印度之戰,當以速戰速決,震懾各方、以談判取得實際利益為主!從更高的層次來說,對印度應當是以軍事行動為輔,而以經濟滲透、掌控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