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英荷戰爭(2 / 2)

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大明艦隊終於在人們的依依不舍中緩緩離開了英國海岸,駛向下一個目的地——法國!

隨著大明第七艦隊的離開,讓幾乎被人們所遺忘的英荷戰爭方才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8月26日,荷蘭艦隊護航商船通過英吉利海峽時受到英國艦隊(約40艘軍艦和5艘縱火船)攔截,荷蘭著名指揮官米阿德林森在普利茅斯港外投入了30艘軍艦和6 艘縱火船與英軍作戰。

此戰雙方實力相近,在艦隊指揮、艦船運轉技術、海戰技術、炮術方麵都堪稱優秀,被認為是曆史上一次有名的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海戰,此役雙方互有傷亡,但荷蘭商船隊成功地通過了海峽。

10月8日,英國艦隊在布萊克指揮下打擊荷蘭捕魚船,使之損失慘重,約有900多名漁民被俘。於是荷蘭決心報複,普利茅斯一戰以後,荷蘭方麵認為英國海軍戰鬥力不如其海軍,便在沒有從地中海抽調援兵的情況下,忽視兵力和火力都弱於敵方的現實,貿然發動攻擊。

雙方在泰晤士河口外的肯梯斯諾克不期而遇。英國方麵艦船約68艘、荷蘭則為64艘,英艦數量略多且火炮亦占優勢,雙方混戰兩天兩夜,最終荷蘭艦隊無法招架,有3艘被擊沉,數艘遭毀壞,英國艦隊大獲全勝。

與大明結成更緊密的關係加上英國艦隊的勝利,讓英國的民眾對戰爭的前景再一次看高,各種政府債券特別是海軍公債不覺間一路走高!

然而,正如中國古話說的那樣:天有不測風雲,世事難料!英國在取得了肯梯斯諾克海戰的勝利後,為支援日益吃緊的地中海戰區,不得不將艦隊分成了幾個部分,並抽出20艘軍艦前往支援地中海戰區。但如此一來,惡果立現,英國在多佛爾海峽戰區的軍艦僅剩下了42艘,在數量明顯處於了劣勢。另一方麵,前一階段的失敗也讓荷蘭名將特羅普又重掌了荷蘭海軍的帥印,為荷蘭商船隊護航。

12月10日,特羅普出動78艘戰艦替擁有 300艘船隻的龐大商船隊護航,得到情報的布萊克指揮英艦在英格蘭東南的達格斯坦海角攔截。雙方軍艦在數量上相差懸殊,加之特羅普與其副手德?奈特的正確判斷和果斷指揮,使得英國戰艦被擊沉3艘、被俘虜2艘,一場家門口的海戰,英國艦隊竟然大敗,龜縮於英國南部港口,一時間竟將整個英吉利海峽的製海權拱手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