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8 大平原級覆滅(1 / 2)

美國和其他國家使用幹擾絲已經有相當長時間的曆史了,中國的導彈第一次亮相之後,西方的科學家們就敏銳地察覺到--中國的神秘武器是用電磁波來製導的,於是他們想到通過幹擾電磁波來幹擾導彈的製導,幹擾絲應運而生。

幹擾絲在誕生之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導彈起到了幹擾作用,可是西方世界技術基礎畢竟薄弱,無法對幹擾絲進行技術改進,或者說,由於他們沒有中國導彈的詳細資料,不知道改進幹擾絲的具體手段。

反觀中國方麵,自從見到西方世界使用幹擾絲之後,立刻對其幹擾絲進行了細致入微的研究,並對己方導彈進行改進,從而讓美軍幹擾絲毫無用處。

在這天這個戰場上,殲25發射的大型反艦導彈輕鬆地躲開了美軍幹擾絲,一枚接一枚飛向目標。

首當其衝的是大平原級,之所以先是它,並不是美軍想把它當炮灰,因為在殲25麵前,不管是大平原級還是總統級,都會被毫無懸念地擊沉,誰先誰後沒有意義,之所以被首先擊沉的是大平原級,完全是因為巧合。

大平原級航空母艦一共有兩艘,一艘為“001號”,一艘為“002號”,001號首先被擊中,那枚大型反艦導彈直接命中了艦身中部。

大型反艦導彈代號“天璣”,是鷹擊12的仿製型號,北京艦回到這個時代之後,大型反艦導彈消耗很快,畢竟這個時代的戰艦全都是排水量兩三萬噸的大戰艦,林遠時代這麼大的戰艦很少,一般驅逐艦都是五六千噸級的。

林遠為了解決大型反艦導彈數量不足的難題,仿製鷹擊12,這個仿製毫無難度,很快成功,林遠針對這個時代敵軍空中力量不足,殲25處於絕對優勢,艦載一處於相對優勢,無論是殲25還是艦載一都可以比較容易地靠近目標發射的特點,增加了仿製大型反艦導彈的裝藥量,大幅度提高殺傷力。

按照導彈專家高寧海的想法,這型大型反艦導彈被命名為“天擊”,一方麵形象地表達了導彈從天而降的英姿,一方麵隱喻了中國發射導彈是“替天行道”,而林遠覺得,“天擊”這個名字太過俗氣,於是用“天璣”替換了它,天璣是北鬥七星中的一顆,替換之後,名字陡然高大起來。

天璣反艦導彈采用了“末端入水攻擊”方式,也就是說,在攻擊的末端,導彈是進入水中,直接轟擊目標艦船水線下方船體的,這個地方一旦被擊中,海水會急速湧入船體。

天璣反艦導彈在001號大平原級航空母艦艦員的注視下,鑽進了水中,很多不懂“入水攻擊”的艦員還大聲歡呼,認為導彈脫靶了,001號大平原級航空母艦逃過一劫,可是他們的高興勁還沒過去,導彈就在水線下方一米處的船體上發生了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