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無奈之下,打出了愛國主義的牌,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裏伯爵親自遊說英國航運公司的船東們,希望船東們能夠與政府共度時艱,可惜的是,船東們對首相索爾茲伯裏伯爵的愛國主義言論嗤之以鼻,沒有一個人願意理會。
與此同時,前線戰役越來越吃緊,英軍和丹麥軍隊數次激戰,丹麥軍隊在安妮絲朵娜公主的指揮下,抓住英國方麵彈藥不足的弱點,盡量和英軍打“蘑菇戰”,“蘑菇戰”的意思是,與對手磨著打,消耗對手的實力,讓對手想打打不痛快,不想打還不行。
英軍無法支援德軍馬薩諾湖方麵軍,馬薩諾湖方麵軍距離被全殲就隻有一步之遙,隨著戰役的進展,一支支德軍部隊被消滅,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不斷催促英國出動兵力,支援德軍。
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裏伯爵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知道必須救援德軍,可是英國船東們不為英軍運輸物資,情急之下,索爾茲伯裏伯爵終於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
在德國西部,靠近北海的地方,有兩個小國家,一個是荷蘭,一個是比利時,荷蘭的鹿特丹、阿姆斯特丹,比利時的安特衛普,都是吞吐量頗大的港口,這兩個國家還有不少小港口,如果能在荷蘭和比利時的港口運輸物資,那一切難題就都迎刃而解了,中國方麵的潛艇沒有那麼多,所以不可能把荷蘭和比利時的港口都封鎖住。
此時的荷蘭是荷蘭王國,比利時是比利時王國,索爾茲伯裏伯爵立刻派出特使,找兩個國家的國王以及首相商量借用港口的事情。
比利時是個小國家,根本無心卷入中國和歐洲的大戰,可是迫於英國的權威,答應了英國。
荷蘭和中國是有仇的,中國在占領東南亞的時候,把整個印度尼西亞收入囊中,而印度尼西亞,原本都是荷蘭的殖民地。
荷蘭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英國和德國,這讓荷蘭不敢不聽從英國的號令,於是荷蘭也答應了開放港口,給英國運輸船使用。
英國船東們聽說可以到荷蘭和比利時靠岸,立刻答應繼續為英國運輸物資,英軍的後勤補給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荷蘭和比利時開放港口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林遠的耳朵裏,林遠當即震怒,荷蘭和比利時兩個小國,也敢在這種時候站錯隊,簡直是不想活了。
林遠立刻通過法國大使館,向荷蘭和比利時轉達抗議,林遠還對荷蘭與比利時進行威脅,如果荷蘭和比利時不保持中立,中國將會對荷蘭與比利時進行懲罰性打擊。
讓林遠沒有想到的是,荷蘭和比利時竟然對林遠的警告嗤之以鼻,林遠當即決定,出動空軍,對荷蘭和比利時進行震懾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