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作戰師雖然炸毀了馬薩大橋,可這並不代表德軍就被永遠堵截在了馬薩諾湖北岸,因為德軍是有舟橋部隊的,如果給了德軍充足的時間,德軍完全有可能在馬薩諾湖上架起一座舟橋,然後撤到湖的另一側。
德軍架起這樣一條舟橋,大約需要三天時間,如果算上中國空軍的遲滯,這個時間還會更長,所以擺在高原作戰師麵前的問題就是,用最快的時間殲滅德軍。
德軍當然不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高原作戰師吃掉,所以德軍要做的,就是用盡一切辦法,阻遏高原作戰師的進攻,盡可能撤回馬薩諾湖南岸。
德軍第一道防禦帶總司令是林遠時代一戰時期著名將領埃裏希?馮?魯登道夫,他在得知馬薩大橋被炸毀之後,立刻命令馬薩諾湖方麵軍,不惜一切代價擋住高原作戰師,並撤到馬薩諾湖以南。
魯登道夫在下完命令之後,立刻派人去找空軍總司令--“黑男爵”霍芬海姆,想要尋求空中支援。
可是霍芬海姆隻同意出動空軍力量的三分之一,支援馬薩諾湖方麵軍,魯登道夫很生氣,在電話裏質問霍芬海姆為什麼要這樣做,霍芬海姆冷淡地回答無可奉告。
魯登道夫並不知道,霍芬海姆草擬了一個絕密計劃,而且這個計劃還獲得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批準。
魯登道夫見到霍芬海姆如此說,也沒有多問,開始專心指揮馬薩諾湖方麵軍的戰鬥,魯登道夫在林遠時代十分有名,他最有名的一點,莫過於提出了“總體戰”的言論。
所謂“總體戰”,說的通俗一些,就是國家的所有事情都要圍繞軍事和戰爭進行,和平時期優先發展軍備,戰爭時期全民皆兵,這種言論在奉行軍國主義的德意誌帝國甚囂塵上,從上到下無不信服。
拜總體戰思想所賜,整個馬薩諾湖方麵軍的防禦地帶裏的所有人--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被動員起來,有能力拿起槍的人全部上戰場,沒有能力拿起槍的人運輸物資,挖掘工事。
高原作戰師麵對德國人的總體戰時,並沒有采用單純的軍事手段,在軍事手段的同時,輔助以政治手段,對德國人進行瓦解分化,這一招的確奏效,德國民眾之中已經有人對德國的軍國主義政策不滿了,被高原作戰師一“蠱惑”,頓時倒戈。
德國民眾的抵抗勢力被削弱,剩下的就是德軍了,在之前的戰鬥中,德軍的重裝備幾乎被消滅殆盡,殘餘的一些撤到了馬薩諾湖南岸,德軍負隅頑抗的基本都是步兵了。
既然德軍以步兵居多,高原作戰師就采用了“雙車戰術”,所謂雙車戰術,是一輛TK-99主戰坦克和一輛BZ-99步兵戰車,配合一大群步兵,對敵軍步兵進行清剿的戰術。
TK-99主戰坦克和BZ-99步兵戰車自然從高原作戰師之中出,步兵則由俄軍擔任,清剿敵軍步兵的時候,步兵在前方搜索,發現敵軍步兵的掩體就立刻撤退回來,隨後由TK-99主戰坦克和BZ-99步兵戰車使用主炮或者是機關炮對敵軍步兵藏身的掩體進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