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雨把激光殺傷係統從“測距模式”調整到“殺傷模式”,瞄準了一輛刻耳柏洛斯,其實劉林雨還是蠻抵觸激光殺傷係統的,他總覺得,用這麼個東西擊敗敵人,勝之不武,坦克之間的對抗,還是應該用主炮對主炮。
不過劉林雨麵對刻耳柏洛斯的強悍火力,不想冒險,於是使用了激光殺傷係統,他把十字光標壓在那輛刻耳柏洛斯上,隨後按下了發射鈕,刻耳柏洛斯絲毫沒有反應,不知道激光有沒有起到殺傷作用,此時的戰場上煙塵滾滾,激光也許會被散射和耗散一空。
激光既然不管用,那就用主炮吧,劉林雨冷靜地下達命令:“炮長,目標,九點鍾方向的刻耳柏洛斯,擊毀!”
炮長隨即發射激光進行測距,並給火控計算機下達目標跟蹤指令,火控計算機隨即調整炮口,瞄準那輛刻耳柏洛斯。
炮長眼前的十字光標從令人討厭的血紅變成了令人舒爽的嫩綠,輕快的準許射擊提示音響起,炮長輕輕按下了發射鈕,炮塔轟鳴一震,一枚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離膛而出,炮長甚至能在瞄準鏡裏看到殼體脫離穿甲杆的情景。
殼體脫離之後,鎢鈾合金的穿甲杆直撲那輛刻耳柏洛斯,速度太快了,沒人能看到,劉林雨和炮長看到的,隻是刻耳柏洛斯身後猛然濺起一片泥土。
“娘的!沒打中!”炮長扯著嗓子嘶吼起來,夜戰、高速機動條件下,首發無法命中也不是什麼不能容忍的事情。
炮長隨後調整炮口指向,準備再開一炮,而在這個時候,對麵的那輛刻耳柏洛斯也發現了劉林雨的TK-99,發射了炮彈。
刻耳柏洛斯的主炮有兩門,射擊的時候一先一後,身管也分別後坐,說句老實話,這種雙炮管結構讓工程師和技術員熬盡了心血,就這樣一個分別後坐,就足夠工程師在設計的時候鼓搗老半天了。
不過刻耳柏洛斯在使用兩門主炮之後,殺傷力的確有了巨大提升,兩枚穿甲彈先後飛向劉林雨的TK-99,如果命中,勢必能給TK-99沉重殺傷,不過刻耳柏洛斯的火控係統拖了後腿,兩枚穿甲彈離著劉林雨的TK-99老遠飛了過去,重重落在地上。
刻耳柏洛斯兩枚炮彈打出去,一個致命缺陷就暴露出來,那就是重裝填速度慢,對於一輛雙炮管主炮戰車來說,每開炮一次,就要裝填兩枚炮彈,而刻耳柏洛斯是沒有自動裝彈機的,炮彈重新裝填隻能由人來完成,裝填兩枚炮彈的速度,顯然要比裝填一枚慢得多。
在戰場上,尤其是坦克生死搏殺的戰場上,任何一點小小的設計缺陷都可能導致坦克化為一團廢鐵,裝填速度過慢這種缺陷,更是如此。
在刻耳柏洛斯重新裝填炮彈的時候,劉林雨的TK-99已經完成了炮彈的重裝填和火炮的瞄準,炮長已經按下炮彈發射鈕,一枚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離膛而出,正中先前那輛刻耳柏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