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一下,二十四輛自行防空火炮便開啟了炮身上的火控雷達,防空火炮上的雷達探測距離比較近,不過探測精度比較高,最適合引導火炮攻擊空中目標。
自行防空火炮的雷達一打開,一片亮點便出現在了雷達屏幕上,粗略一數,這種飛行器竟然有近百個之多!
操作員們很快從屏幕上讀取了距離示數,隻有不到六公裏了,這個距離正好讓火炮發揮威力,指揮官一聲令下,自行防空火炮隨即開火,“突突突”的炮聲響徹夜空,還有的自行高炮打出了照明彈,耀眼的白光照亮夜空,在照明彈的亮光裏,敵人的飛行器清晰可見,隻見它們每一架都非常小,小到根本不足以讓人坐在裏麵。
指揮官立刻聯係謝政東:“報告旅長,我們看到了敵人的飛行器,他們的飛行器非常小,人根本進不去,我們判斷,敵人的飛行器一定是遙控的。”
謝政東聽到遙控飛行器也是一驚,如果敵人使用遙控飛行器,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雷達沒能盡早發現它們了,那是因為它們是被人帶到距離基地比較近的地方,然後才施放的。
謝政東一邊把基地遭到遙控飛行器偷襲的消息向上級報告,一邊命令第一旅第一團,帶上師部直屬電子偵察營,搜索敵軍的操作員。
今夜敵軍出動了大量遙控飛行器,遙控它們需要發射大量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必將被電子偵察營的偵搜機接聽到,偵搜機可以探測出信號源的方位,隨後第一團的裝甲部隊就能夠過去,給予敵軍最致命的打擊。
電子偵察營的綜合電子戰車出動,搜索敵軍的電磁波信號,在這段時間裏,自行防空火炮和遙控飛行器激戰正酣,兩棲一師裝備的這型自行防空火炮采用TK-96的底盤,炮塔經過了全新設計。
炮塔中部是一部G波段火力控製雷達,炮塔兩側各有一座雙聯裝30毫米機關炮,這型機關炮和殲25上使用的機關炮是同一型號,林遠在自行防空火炮上裝備殲25的機關炮,正是基於“武器裝備要盡可能實現通用”這一設計思想。
火炮不停地射出高爆彈,高爆彈上麵裝備著無線電近炸引信,能使炮彈在盡量靠近飛行器的時候爆炸,那些遙控飛行器的速度都不快,火炮很容易對其進行跟蹤瞄準,遙控飛機器也無法躲避炮彈,所以很容易被命中,接連不斷的爆炸聲於是從天空中傳來。
讓地麵上的戰士們意外的是,敵人的飛行器每次爆炸都會爆出一大團火光,很顯然遙控飛行器上裝載著大量炸藥,原來英軍這次作戰的目的就是,使用遙控飛行器裝載炸藥,對基地進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