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一句話正戳在特使死穴上,盡管特使是老道的政客,這時也控製不住情緒,臉上露出了一陣惶恐。
林遠看出了特使神色的變化,可是他卻沒有理會特使,而是站起身來,向門口走去,特使不由自主地說道:“請等一下。”
林遠停下腳步,回頭看著特使,語氣裏沒有一絲波瀾:“特使先生,你有什麼事情嗎?”
特使歎了口氣,說道:“請林遠先生留步,這件事情我們還有的談。”
林遠重新坐回座位,說道:“還有什麼可談的?”
特使說道:“各個大國之間對於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必然會有不同,關於烏克蘭的事情,我們何不把爭議放到一邊,商量解決爭端的辦法呢?”
林遠其實早就看出了奧匈帝國的意圖,奧匈帝國進入烏克蘭,就是害怕自己支持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獨立,他們想把烏克蘭當成緩衝區。
林遠看出了奧匈帝國的意圖,就好像在賭桌上看清了對手的底牌,想輸都難!
林遠笑道:“那請您說說吧,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特使說道:“首先就是戰俘的問題,我們首先希望中國方麵可以釋放這些戰俘。”
林遠點點頭說道:“那些戰俘我留著也沒用,我可以釋放他們。”
特使說道:“我們願意支付這些戰俘在中方停留期間產生的費用。”
林遠說道:“錢的事情根本不重要,我關心的是奧匈帝國的態度,以及以後的事情,我希望奧匈帝國可以保持中立,不幹預我們和英國、德國之間的爭奪,作為交換,我們中國也不會支持匈牙利等地獨立,貴國以為如何?”
特使心中一喜,不過這次他控製住了情緒,沒有把喜悅寫在臉上,而是麵無表情地說道:“我們奧匈帝國國內的事務非常多,的確不希望卷進中國和德國的紛爭。”
林遠笑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不妨簽訂一個協約,把這件事情用法律文書的形式固定下來,您看怎麼樣?”
特使急忙答應,林遠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中國與奧匈帝國關於烏克蘭衝突事件的諒解備忘錄》,遞給特使,特使接過備忘錄,交給手下字斟句酌了一番,又把文書的內容報告給約瑟夫一世,約瑟夫一世覺得這份備忘錄符合奧匈帝國的利益,於是答應下來。
兩天之後,4月18日,林遠和奧匈帝國特使在莫斯科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這份備忘錄。
這份備忘錄標誌著奧匈帝國正式中立,不再參與中國和英國、德國等國家的爭鬥。
4月18日晚上8點,林遠找來外交人員,問道:“派出到芬蘭的使者怎麼還沒有回來?不會又被扣押了吧?”
外交人員說道:“扣押倒是沒有,通訊一直暢通,據我們的使者講,英國勢力在芬蘭國內很強大,我們認為,英國是不會放棄芬蘭的。”
林遠想了想說道:“讓外交人員盡量爭取戈托普國王派出特使與我會談吧,如果爭取不到,也不用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