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8 火箭炮(1 / 2)

一個軍官急忙問道:“師長,不是火炮還會是什麼?”

阿登納指著那一團團爆炸的黑雲說道:“你看那些爆炸出來的黑雲騰起來多高?普通的炮彈怎麼可能有這麼強的爆炸威力?就算是中國炮兵的203毫米重炮的炮彈也沒有這麼強大的威力!”

軍官問道:“那中國炮兵會不會使用了口徑更大的炮彈?”

阿登納搖頭說道:“不可能,炮彈的口徑越大,射速就越慢,你再看看那些爆炸有多密集?怎麼可能是火炮?”

就在阿登納對軍官解釋的時候,一個爆炸在一座地堡附近響起,整個地堡竟然被掀飛了,好像在配合阿登納的講解一樣。

原來中國方麵使用的武器的確不是普通火炮,而是車載多聯裝火箭炮,其實說火箭炮並不妥當,因為火箭彈的發射機理和炮彈迥然不同,火箭彈彈體內部自帶發動機,而炮彈內部沒有,所以叫火箭彈發射器更為準確。

在林遠時代,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十分有名,在斯大林格勒會戰中曾經給過德軍重大殺傷。

相比於火炮,火箭炮擁有諸多優勢,比如,火箭彈自帶發動機,可以把口徑做得很大,最大的火箭彈甚至能把人送到月亮上去,可是火炮就不行了,發射藥放得太多,火炮身管受不了。

所以火箭彈的爆炸威力要比炮彈強得多,就拿今天中國使用的火箭彈來說吧,口徑是420毫米,足足是中國現役最大口徑炮彈的二倍多,爆炸威力也可想而知,而且火箭彈裏麵裝填的是硝化纖維和硝化甘油固體推進劑,這兩樣東西本身就可以當炸藥,如果飛行過程中它們沒有燒完的話,落在敵人頭頂上也能把敵人炸死。

火箭彈的技術含量並不高,林遠治下的中國現在連飛機和潛艇都能製造出來,完全能夠製造出火箭彈,而發射器隻是一個有點火功能的筒,技術含量更低,可是林遠卻遲遲沒有製造火箭彈,不為別的,因為火箭彈的精度相比於炮彈實在太差,給火箭彈裝導引頭又太昂貴,所以一直沒有製造火箭炮。

可是火炮元老,武器專家羅超英對這種發射時極為壯觀的武器很有好感,於是力諫製造,林遠心想製造就製造吧,反正也費不了多少錢,這才製造了大批火箭炮和火箭彈,成立了火箭炮部隊。

火箭彈在德軍陣地裏爆炸,深深地震撼了德軍士兵,如果把這些德軍換成俄軍,早就撒丫子逃跑了,可是德軍的軍紀嚴明,戰鬥意誌極強,雖然他們感到恐懼,可是沒有一個人逃走。

火箭彈打過一波之後,就是炮彈的定點打擊,一座座火力點被摧毀,阿登納急忙命令炮兵部隊,對中國軍隊的炮兵還擊!

可是德國的炮兵部隊已經被轟一機群弄得喪失了戰鬥力,根本無法開炮,阿登納急忙從交通壕回到了指揮部,路上經過了軍醫院,隻見一具又一具屍體堆在軍醫院外麵,他們很多人身上都沒有傷痕,是被衝擊波活活震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