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師第63團坦克營營長鄭天一第一個按下了擊發鍵,他也是整場“千車大會戰”之中第一個開炮的人。
車身輕輕一震,隨後傳來了自動裝彈機換彈的聲音,炮長瞄準鏡裏,那輛目標坦克猛地一震,一團濃煙從車身上騰起,鄭天一發射的是一枚鎢合金穿甲彈,直接貫穿了俄軍坦克。
在鄭天一發射炮彈之後,其他的TK-96坦克也紛紛開炮,炮彈一枚接一枚地落在俄軍坦克周圍,有的擊中了俄軍坦克,T-97坦克比TK-96坦克多出十噸的重量,防禦力自然要好一些,這個優勢終於在戰場上有所體現,厚重的裝甲保護了不少坦克,使得俄軍坦克沒有被全部擊毀。
在這段時間裏,對麵的俄軍坦克卻一直沒有開炮,這讓鄭天一等中方指戰員很是奇怪,因為公開資料上一直在說T-97坦克使用的“吸血鬼火力控製係統”具備2000米命中動對動目標的實力。
距離很快拉近到1500米,俄軍還沒有開炮,TK-96坦克的火力控製係統和自動裝彈機讓它又開了一炮,這一波炮彈在上一波炮彈的基礎上進行了校正,命中率高了不少。
讓所有中國軍隊指戰員迷惑不解的是,俄軍在1500米距離上還是沒有開炮。雙方很快接近到1000米,這時俄軍坦克終於開了第一炮,炮彈呼嘯著飛向TK-96坦克,不過俄軍的炮彈脫靶的極多,隻有寥寥幾枚命中了TK-96坦克,把一輛TK-96坦克擊毀。
在這1000米的較量中,中國的TK-96坦克發射了三枚炮彈,而俄國的T-97坦克隻發射了一枚炮彈,TK-96坦克完勝,而俄軍的T-97坦克明明具備2000米距離開炮的能力,卻非要到1000米距離開炮,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在戰役結束後,忙於下一步作戰任務的戰士也沒有閑暇去解開這個謎團,這讓他們疑惑了好多年,直到幾十年後,曆史學家才從落滿灰塵,結滿蜘蛛網的檔案堆裏找到答案。
原來俄軍的“吸血鬼火力控製係統”擁有動對動條件下的2000米命中能力的先決條件是使用美國的“SP-3”型靜電懸浮陀螺儀和先進電子元件,可是在俄國采購的時候,美國美利堅武器公司賄賂了俄軍國防部長、裝備部總長等等官員,把昂貴的陀螺儀和電子元件換成了低廉的替代品,美利堅武器公司把所得利潤的百分之六十當作回扣贈送給了俄軍高官。
缺少了先進部件的火控係統根本無法完成2000米外的動對動射擊,所以隻能等距離拉近到1000米再射擊。“吸血鬼火力控製係統”的設計指標本來就低於“HK-1”,重要部件又被偷梁換柱,俄軍如何能是對手?所以在第一波的較量中,俄軍就被打掉了幾十輛坦克。
TK-96坦克在第一波炮擊之後就果斷組成三角隊形,以求在局部集中優勢兵力,而俄軍坦克卻陣型鬆散,各自為戰,很快不少坦克都被TK-96坦克擊中,不得不退出戰鬥。
肖英武在戰鬥進行的時候發現,俄軍的左翼多是步兵戰車,於是命令坦克部隊向左翼進攻,擊潰俄軍左翼,第7師的坦克立刻向俄軍左翼進攻,把後麵的步兵戰車亮給了俄軍坦克,可是步兵戰車麵對T-97坦克的時候也不落下風,因為它裝備了反坦克導彈,具備殺傷坦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