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月二十三日晚上,肖英武向林遠報告:“報告林帥,我部空軍一師已經轟炸了日軍三座大口徑高射炮陣地,第一師也攻占了釜山港外六座島嶼,現在已經對釜山的日軍完成了戰略包圍!另外,在最近的幾天,日軍陸續有部隊向我軍投降,整建製投降的有三個中隊;零散投降的軍官三十五人,其中軍銜最高的是中佐;士兵零散投降的有七百多人。”
林遠說道:“很好,這麼多人投降,說明日軍即將崩潰,你們先不要進攻,待我修書一封,送給北宮寺一,說不定可以兵不血刃打下釜山。”
林遠拿出紙筆,刷刷點點寫下一封書信,然後讓手下把信上的內容傳給釜山的肖英武,肖英武又讓人把信上的內容謄寫在紙上,這才把信交給一個和日軍關係頗深的朝鮮富商,讓他把信送給北宮寺一。
北宮寺一聽說林遠來信,立刻把信拿了出來,隻見信上寫道:“北宮寺一師團長,見字如晤!林某久聞北宮兄治軍有方,多有奇謀良策,恨不得一會,今日戰場相遇,性命相搏,乃國家之爭,非私仇也,本無須你死我活。”
“林某聞貴軍之中,尚有數萬兒郎,此時貴軍危如累卵,險若履冰,林某彈指一揮,數萬兒郎皆為齏粉矣!我中華先聖曾有詩雲:‘苟能製侵陵,豈在多殺傷。’林某不才,亦願效仿先賢,存此數萬兒郎!”
“況此數萬兒郎皆為人子,或為人父,或為人夫,若埋骨荒野,空有魂靈返鄉,北宮兄忍見淒婦嚎啕、弱孺涕泣乎?林某聞北宮兄仁厚,必不忍見如此!望北宮兄以生民安樂為重,召數萬兒郎棄置幹戈,林某必不加害,若北宮兄願親臨北京,林某自當掃榻相迎,不知北宮兄以為然否?林某遠頓首。”
北宮寺一看完了信,長歎一聲,把信放在一邊,說道:“這封信是林遠勸我投降的。”
參謀長說道:“我們是大日本帝國的軍人,怎麼能投降?”
北宮寺一輕輕搖頭,說道:“可是林遠說的對,咱們雖有數萬雄師,可林遠揮手之間,皆為齏粉!我怎麼能忍心看著那麼多家庭失去兒子,孩子失去父親呢?”
參謀長厲聲說道:“將軍,兩軍陣前,婦人之仁是要不得的!”
北宮寺一半晌無語,場麵沉默了足足十分鍾,北宮寺一終於說道:“傳我的命令,終止抵抗,向林遠部隊投降!”
參謀長怒道:“將軍,你這樣做是會受到千古罵名的!”
北宮寺一淡然說道:“為了幾萬將士的性命,千古罵名就千古罵名吧,執行命令吧。”
指揮部裏的眾人聽見北宮寺一的命令都長出了一口氣,他們都想過投降的事情,可是軍人的尊嚴卻不允許他們投降,現在北宮寺一站出來承擔這個罵名,眾人也就樂得順水推舟了。
就這樣,駐守釜山的日軍在毫無勝算的情況下向林遠部隊投降,林遠部隊徹底解放了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