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不為所動,命令第二師做好應對敵軍進攻的準備,同時指示自己控製的宣傳機構,全力宣傳自己的觀點,廣播電台把這件事情做成宣傳片滾動播出,還有電影院,林遠指示各地:在電影院中播放大量宣傳片。
十二月十日,英國政府、德國政府、俄國政府照會林遠,要求林遠撤出占領的韓國領土,同日,美國政府也發表聲明,聲明中說:“美國政府密切關注事態的進展,並且希望雙方能夠保持克製,用談判手段解決爭端。”
同一天,韓國總督,日本帝國韓國駐屯軍司令乃木希典以私人名義給林遠發出公開信,信上明確表示:如果林遠繼續霸占韓國領土,那麼韓國駐屯軍絕不會置若罔聞,肯定會幫助大韓帝國收複領土。
林遠從這封公開信上嗅出了濃濃的火藥味,不過日本政府的表態卻讓林遠再次迷惑,日本政府的表態是:大日本帝國不會出動兵力幫助第三國作戰!鬆本雲清也親自找到林遠,重申了日本政府的這個觀點。
林遠心中想道:“日本到底是想打還是不想打?為什麼乃木希典和日本政府的表態迥然不同呢?”此時林遠還不知道,日本政府內部對是否出兵的事情也有爭執,在中國內戰之前,日本內部的天皇和高層官員都覺得日本皇軍進行了武器裝備的更新和刻苦的訓練,戰勝林遠十拿九穩,所以他們才派出了自願援助軍,可是戰鬥的結果卻表明:日本軍隊仍然不是林遠部隊的對手!
所以在日本國內漸漸地出現了兩股勢力,一股是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為代表的緩戰派,這一派主張日本應該韜光養晦,暫時不要和林遠發生衝突;另一股是以海軍大將伊東佑亨為代表的速戰派,這一派主張日本應該以鋼鐵的意誌與林遠進行決戰!
緩戰派大多數是了解社會現實的文官,而速戰派大多數是隻懂軍事的武官,日本軍官有個特點,在軍校期間隻學習與軍事有關的知識,對社會政治漠不關心,所以才想出決戰林遠的主張。
十二月十一日淩晨,東北軍區情報處偵察到住清津的日本韓國駐屯軍第二師團離開駐地,通過鐵路向開山屯一帶移動,東北軍區情報處隨即把這個消息報告給林遠,林遠立刻命令駐守在海蘭泡、伯力、海參崴一帶的第一師進入二級戰爭準備狀態,命令正對日軍進攻的第二師進入一級戰爭準備狀態。
雖然林遠部隊的裝備精良,戰鬥力強,不過林遠還是覺得人數不夠,因為第一師和第二師合起來也不過六萬多人,於是又把獨立一旅和獨立二旅共計兩萬多人調動到了延吉一帶,隨時準備支援第二師。
獨立一旅是林遠最早創立的軍隊,獨立二旅原來是清廷組建的定武軍,都是最開始東北戰爭時期林遠的部隊,他們自恃為林帥的親兵,所以訓練刻苦,戰鬥力極強。
林遠下達完命令心中暗想:“山雨欲來風滿樓,看來戰爭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