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木希典的命令一下,一個大隊的日軍立刻向風字營的營房移動,準備發動進攻,可是沒等到風字營的駐地,就遭到了火字營和山字營的攻擊。
原來乃木希典覺得清軍戰鬥力極差,認為他們隻能做挖工事修堡壘的活,而大日本帝國的皇軍應該養精蓄銳,準備抵抗林遠部隊的攻擊,所以他把重活累活都交給了清軍,而日軍卻清閑無比。
袁世凱的部隊裏的人都自認精銳,哪裏受過這樣的對待,這幾天修工事早就是怨聲載道,隻可惜沒有人敢站出來反抗,現在見到風字營搶先動手,也就跟著行動起來。
風字營在營地的最西邊,日軍要去打風字營就要經過火字營、山字營和林字營之間,三個營的部隊見到日軍成群結隊從營中穿行,頓時開了槍,當即打死不少日軍士兵,日軍指揮官立刻命令:“對支那人,格殺勿論!”
雙方隨即交火,平心而論,日軍的個人戰鬥素質比清軍強得多,甚至與林遠的部隊都相差不大,再裝備自動步槍和班用輕機槍,戰鬥力完全把清軍甩在身後,可是交起手來,清軍卻沒有吃虧,原因很簡單:清軍吸取了前幾次戰役的經驗,對營房進行了改進。
原來的清軍營房,營區裏麵沒有掩體等等工事,林遠部隊攻克一點清軍便無險可守,他們的武器又不如林遠部隊的,於是隻能在營區裏麵被動挨打,所以袁世凱在修建營地的時候在營地裏麵也加上了不少掩體,用來阻攔林遠部隊的進攻。
這些掩體都在清軍的營內,所以日軍從三座營區之間經過的時候完全沒有掩護,清軍於是便占據掩體向日軍攻擊,日軍一時間傷亡慘重。
消息報告給了乃木希典,乃木希典聽完之後忡忡大怒,心想:“打林遠打不過,打清軍還打不過嗎?”於是命令部隊:使用炮兵掩護攻擊!
命令一下,日軍頓時把自己裝備的迫擊炮拿了出來,迫擊炮的門檻比較低,所以日軍也把它研製了出來,此時日軍已經裝備了迫擊炮,在落霞鎮就是用這型迫擊炮向林遠的部隊發射了化學丹。
日軍的射手打得很準,炮彈像長了眼睛一樣落在清軍的掩體後麵,彈片瞬間殺傷了無數清軍士兵,清軍一時間招架不住,再加上清軍火林山三營是一時起事,沒有統一的指揮,所以日軍很快衝進了營區,占領了一大片營房。
裏麵的日軍和清軍打得熱鬧無比,外麵林遠部隊也不能看著,四十六旅旅長立刻把清軍和日軍交火的消息報告給了肖英武,肖英武當即命令:“進攻白鶴鎮外的日本守軍。”
四十六旅聽見這個命令立刻出動,寧山已經把日軍的防禦部署都告訴給了肖英武,所以四十六旅很容易地選擇了幾個遠離火力點的方向,用包抄迂回的態勢攻擊日軍火力點,在發起進攻之前,調集火炮轟擊日軍藏身的高坡。
為了防備林遠部隊的火炮,日軍特地把部隊藏在了高坡上麵遠離林遠部隊的一側,這樣炮彈就無法炸到他們了,所以火炮並沒有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傷害,當林遠的部隊發動進攻的時候,他們才從山的背麵繞出來,阻擊林遠的部隊。
四十六旅發動了一次衝鋒,傷亡慘重,旅長見到這種情況,立刻命令,改變主攻方向,向西邊的營區進攻,西邊的營區都是清軍部隊,林遠部隊進入之後可以和清軍裏應外合,四十六旅在改變主攻方向的同時,還在用火炮攻擊日軍部隊駐守的高坡,日軍一時間也沒有發現林遠部隊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