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梓楓急忙在一邊說道:“清軍的大部隊就在幾公裏之外的峴山,如果我們不攻下襄陽城,峴山的清軍殺一個回馬槍我們不就腹背受敵了嗎?”
歐震海說道:“清軍沒有攻堅火力,他們的回馬槍絕對衝不破我們的防線!”
參謀於是去傳達命令,很快城中部隊就撤了出來,各個部隊統計了一下戰損情況,發現傷亡人數竟然達到了全部作戰人數的三分之一!
正在這時,偵察部隊突然發來消息,峴山發現一支清軍,正在向我們運動,歐震海心中暗笑:“他們果然回來了!”歐震海在地圖上看了一眼,發現峴山到襄陽城之間大約有三公裏的距離,距離自己大約有五公裏的距離,在炮兵的射程範圍之內,歐震海立刻命令:“炮兵部隊向峴山與我部陣地之間開炮,阻隔清軍的進攻。”
彈雨頓時灑在了清軍頭頂,來襲清軍傷亡慘重,於是全部撤回峴山,歐震海心想:“現在我們應該圍城了,可是要圍城就要派出一支部隊隔斷襄陽城南門與峴山之間的聯係,可是峴山和襄陽城都有清軍,我的部隊過去就是腹背受敵,南門和峴山之間又是一大片開闊地,無險可守,我部到達之後連掩體都來不及挖就要和清軍作戰!”
歐震海一時間有些為難,不知道該不該下這個命令,沉思了一陣才打定主意:“暫時不要過去,等我們的裝甲部隊過來再行動,現在我們已經占領了漢江南岸,我們可以用船架起一座浮橋,讓我們的裝甲部隊過來。”
歐震海立刻命令各個部隊,沿著河岸搜索被清廷帶走的小船,讓架橋部隊架設浮橋,不過部隊過來的都是步兵,沒有車輛,所以搜索船隻的工作進展得很慢,歐震海心中不由得有些著急,就在這時,一個參謀來報告:“城中出來一隊兵卒,說要投降!”
歐震海說道:“不就是投降的兵卒嗎?你們處理了就完了,何必向我報告?”
參謀說道:“事情不是那麼簡單,這些兵卒想要戰場起義。”“戰場起義”是林遠在瓦解清軍的時候提出來的,如果有清軍在雙方對抗的階段,調轉槍口攻擊清軍,就可以算是戰場起義,戰場起義受的待遇要比投降好得多。
歐震海想了想說道:“現在我們剛剛圍城,他們願意幫助我們的話當然應該算是戰場起義,你去處理吧。”參謀點點頭轉身走了,可是時候不大參謀又回來了,對歐震海說道:“那隊人的頭目想要見您。”
歐震海問道:“見我做什麼?”
參謀說道:“說是有機密的大事,不見到您不肯說。”
歐震海說道:“那好,讓他進來吧。”時候不大隻見一個三十歲上下的年輕人走了進來,這人眉清目秀,一臉書生氣,來到歐震海麵前倒身下拜,說道:“在下姓楚名源,乃是城中守將肖成勇的侍衛隊隊長,今日來見將軍,願意戰場起義,可惜寸功未立,希望將軍給我個機會,立下一個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