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震海接到林遠的回電便開始了焦急地等待,第二天,十一月九日上午,一隊載重車拉著三十隻小船來到師部,歐震海一見拉來的船又是隻能搭載十幾個人的小船,忍不住對運輸隊隊長抱怨道:“你們就不能給我們弄一些大船嗎?”
運輸隊隊長無奈地說道:“這裏路麵的承重能力不行啊,現在這些船已經是能運輸的最大的船了,船再大的話車就陷進地裏麵了。”
歐震海歎了口氣,說道:“也行吧,就勉強用這個船吧,把船拉到入水台去吧,我們在那裏把船放進水裏。”
運輸隊長問道:“入水台?那是什麼地方?”
歐震海笑道:“到了你就知道了。”說著讓運輸隊隊長領著人把車開上一個高坡,從坡頂到坡底明顯有一條用青草鋪成的路,路直接通到河邊,歐震海指著路說道:“這就是我們自己弄得入水滑道,前一陣子我們沒有滑道,把小船弄進水裏費了很大的勁,現在好了,船在坡上可以直接滑進水裏。”
歐震海衝著高坡下麵的眾人說道:“趕緊把油潑到滑道上,咱們把船放下去。”眾人於是潑油的潑油,卸船的卸船,很快把三十隻小船弄到了水中。
歐震海見到自己現在有六十艘小船,每艘船大約能裝載二十個人,一次能運輸一千多兵力過江,心想:“我們已經偵察出來:從江邊到襄陽城之間的防禦工事都已經空了,所以一千人過去完全可以占領那些防禦工事。”
於是歐震海命令部隊渡江,同時命令炮兵部隊使用122毫米加農榴彈炮對襄陽城牆發動攻擊,張之洞在決定固守襄陽的時候已經明白:襄陽的城牆在林遠部隊強大的火力下根本不堪一擊,所以他決定以漢江和峴山為屏障阻攔林遠部隊,所以他也沒有加高或是加厚城牆。
於是在炮彈的打擊下,城牆很快被炸開了幾個缺口,小船也搭載著登陸部隊渡過了漢江,占領了城牆和漢江之間的工事,部隊剛要發起衝鋒,突然見到城門大開,一匹快馬疾馳而出,馬上一人舉著一麵白色大旗,向著陣地衝來,眾人都心想:“這人舉著白旗出來,肯定不是來打我們的,難道城中守軍是要投降嗎?”
擔任進攻任務的部隊是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團長名叫夏梓楓,是北京艦從東北民眾中培養出來的優秀軍官,夏梓楓見到有人舉著白旗出來,急忙命令:“大家不要開槍,把那個要投降的人帶來見我!”
幾個戰士立刻過去,守在戰壕裏麵,用槍瞄準著那人,那人來到戰壕近前翻身下馬,牽馬舉旗向戰壕近前走來,一邊走一邊高聲叫道:“別開槍,別開槍,我有事情要見你們的上官。”
兩個戰士見到這人身上沒帶武器,小心地出去,用槍指著那人,在他身上搜查一番,沒有發現武器,便把馬帶到一邊,把人帶到夏梓楓麵前,夏梓楓問道:“你舉著白旗,可是來投降的嗎?”
那人說道:“我不是來投降的,我是來送信和一樣東西的,之所以舉著白旗,是怕你們開槍打我。”
夏梓楓問道:“送什麼信?什麼東西?”
那人答道:“信和東西都在馬上,您看了便知道。”
夏梓楓給兩個戰士使了個眼色,兩個戰士去了一會兒便回來說道:“馬上有一個包袱,包袱裏麵是一封信和一個盒子,我們把信給您帶來了,那個盒子我們也打開看了,裏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