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備說道:“駐守在杭州。”
林遠問道:“你們在杭州、嘉興、平湖一帶部署了多少人馬?”
守備無奈地說道:“這個小人並不知道,我隻知道在幾個月之前,就是您剛剛起兵的時候,許善就讓各村組織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男子,每日訓練一個時辰,等待戰時之用。”
林遠心想:“這個守備也不會知道更多的事情了。”於是對劉金奎說道:“先把這個守備關押起來吧,你們繼續探查嘉興一帶的情報。”
林遠結束了視頻通話便想道:“沒想到清軍建立了一個覆蓋麵這麼廣的情報網,我能不能利用這個情報網做些什麼呢?”林遠突然想到了守備複述的那份情報,心想:“清廷建立情報網的理念雖然先進,可卻有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情報網中的參與人員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他們報告的情報不是很準確,很有可能被誤讀誤判。”
“今天那份報告就是一個例子,首先是報告的時間,‘今天’顯然不是一個準確的時間,也許各個情報中轉機構會加上明確時間,可是容易出錯;其次就是報告中的人數:好幾千人,三千是好幾千人,九千也是好幾千人,主將在看到這份情報之後,根本無法根據敵軍人數判斷這支敵軍是主攻部隊還是輔助部隊,連敵人的主攻方向都判斷不清楚,還那怎麼打仗啊?”
林遠想到這裏靈機一動,心道:“有了,我讓第八師派出小股部隊,在周圍幾個村鎮來回轉悠,敵軍肯定無法看出我的主攻方向,等到敵軍暈頭轉向之時,疲於奔命之際,我再一舉出動打下嘉興,這樣我們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
林遠想到這裏立刻聯係劉金奎,說道:“你們立刻去找各個村的保正,問問他們是如何判斷部隊人數的,然後在嘉善鎮及周圍的鄉鎮運動,給敵人造成一種我們四處出兵的假象,明白了嗎?”
劉金奎說道:“疑兵之計?林帥真是高明,我明白了,我這就去準備。”時候不大劉金奎便聯係林遠,說道:“我們已經打探過了,那些保正都沒有受過判斷人數的訓練,也不懂該如何判斷人數,他們判斷人數的時候都是靠感覺的,要是覺得人多就寫幾千人,覺得人少就寫幾百人。”
林遠聽見這話便笑出聲來,心想:“清廷的官吏和我真是有天壤之別,建立了一個情報網,卻不對情報網中的關鍵節點進行完善,這樣一來,這個情報網就變成了一個隻能提供錯誤情報的情報網,錯誤的情報還不如沒有情報。”
林遠於是讓劉金奎執行這個疑兵之計,劉金奎很快派出了七路部隊,他們仗著都是卡車運輸,機動速度很快,在嘉興正麵一百公裏的寬度範圍內都部署了疑兵,一支支部隊在各個村鎮之間的驛路驅馳著,林遠的部隊甚至出現在了嘉興西側五十公裏的平湖。
林遠則在靜靜地等待著嘉興守軍出動的消息,可是一天過去了,嘉興守軍竟然沒有一點動靜,第二天,十月十七日,林遠突然接到劉金奎發來的消息:前往平湖的疑兵突然被敵軍包圍在平湖北麵的廣利鎮,林遠一聽見這個消息頓時驚訝地心想:“我的部隊怎麼會被包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