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5 搜刮土地(2 / 2)

“在清代之前,一直到唐代後期--均田製崩潰的時候,土地一直都是三種狀態,其一:國家所有,主要的代表就是屯田,這種土地最多的就是軍屯,就是由駐軍耕種的,還有漕運屯田,用來供給漕運的糧食;還有的是學田,種出來的東西供給學堂等機構使用。”

“而在清代,還有一種特殊的土地類型--旗地,這種土地是滿清統治者在入關之初圈下的,用途很簡單,為了養活八旗兵,可是八旗兵卻不種這些地,這些土地都是租給農民耕種,然後對農民收取地租,是對農民赤裸裸的盤剝!這次袁玉林來是帶了內務府的命令,這些旗地就是歸內務府管轄的。”

“內務府要求袁玉林在甘肅占十萬畝左右的良田當做旗地,這些土地上的收益全部供給八旗兵丁!”

林遠心想:“清廷這樣做肯定是要提高八旗兵的生活水平,這說明了什麼?現在中國以我和袁世凱的軍事實力最強,我和袁世凱都是漢族人,清廷統治者把滿漢之防看得很重,所以他們對我們不放心,於是就想起了八旗兵,可惜啊,給八旗兵一百年,他們的戰鬥力也趕不上我們。”

這時魏安國接著說道:“另外兩種土地狀態是大地主所有和個體農民所有,個體農民就不用說了,和這次袁玉林之行沒有什麼關係,袁玉林這次來,還帶著清廷幾位高官的囑托,那就是在甘肅購買大量的良田!清代高官大量購買土地不是什麼新鮮事,比如乾隆年間的和珅,曾經擁有的土地高達八千頃,道光年間的文淵閣大學士,兩廣總督琦善,占有土地高達二百萬畝!”

林遠問道:“那購買土地的都有什麼人?”

楊嘯林說道:“這個很機密,我們的線人隻知道這件事情,並不知道具體的官員和土地數目!”

林遠聽完默默地點點頭,說道:“我們一定不能讓袁玉林得逞,我們要把土地分給當地的農民!”

魏安國說道:“可是我們有什麼辦法阻止袁玉林呢?你現在在甘肅既沒有政治權力,也沒有軍事權力,袁玉林肯定不會讓你插手土地改革的事情,再加上袁玉林和袁世凱是同宗同族,他們肯定會勾結在一起!不光是袁世凱和袁玉林,還有慈禧的特使小德張,他跟著袁玉林一起來的目的就是要監視你。”

林遠眉頭一皺,說道:“是啊,這件事情的確比較棘手。”

魏安國接著說道:“我再給你說一個情況吧,清廷對我們在蒙古沒收官田的行為十分不滿,已經派人去蒙古調查了,現在我們正在派人應付他們。”

“還有東北,清廷的旗地主要分布在兩個地方,一個是直隸,另一個就是東北的奉天,我們在東北的土地改革過程中,把旗地分給了當地農民,不過還是如數上繳租糧,也把清廷瞞過去了,現在清廷也派人去東北調查了。”

林遠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在這裏的行動就更應該小心了。”

魏安國和楊嘯林都用讚同的目光看著林遠,林遠沉思片刻,說道:“我有辦法插手甘肅改革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