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說道:“這些你不用管,從選定鋪設線路到鋪設施工,都交給我們進行就可以了,你們不需要操心。”
福爾說道:“那好,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林遠從福爾那裏回來,就開始思索海底通信設備的事情,首先是用光纜還是電纜,在林遠的時代,這種遠距離的通信線路都是用光纜的,光纜使用激光傳遞信息,容量比電纜大得多,不過光纜接收需要專門的設備,這些設備西方各國都沒有,自己倒是可以製造設備運送過去,可是這樣做會讓西方了解到激光技術,林遠可不想讓他們見識到這麼先進的技術。
所以林遠決定,使用通信電纜,接收設備西方各國都有,難度會小一些,那麼接下來就是電纜鋪設船的問題了,造出一艘這樣的船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真正困難的事情是:從哪條路線來鋪設電纜?
從法國到中國,走海路的話有兩條,一條是走大西洋,繞過非洲大陸,從好望角轉彎北上;一條是走地中海,然後穿過蘇伊士運河,可是這兩條路都太遠了,到達中國廣州的都在一萬海裏以上,更加不用說更遙遠的東北了。
盡管這兩條路線很遠,可是都經過非洲海岸,是把勢力預先部署在非洲的絕佳機會,林遠正在想著,眼睛又盯上了另一條路線,這條路線比以前的兩條要近得多,那就是從法國出來北上,沿著俄羅斯領土以北的北極圈,一直把電纜鋪設到海參崴。
這條電纜的最大好處就是:電纜在中國的起點可以設置在最靠北的海參崴,這樣一來距離就更近了,林遠查找出巴黎和海參崴的經緯度,簡單地計算了一下路程,隻需要不到七千海裏!
這樣一來,鋪設的時間就會大大降低,但是這條線靠近北極圈,海麵上經常會有浮冰出現,海麵上的浮冰的體積有時會有幾十萬立方米,這樣的體積要是被布設船碰上,那布設船就死定了!不過如果在行船的時候加強觀察和瞭望,撞冰的概率其實也是很小的,所以這條線路可行!
一條線路的優點是近距離,另一條的優點是部署勢力進入非洲,到底該怎麼選擇呢?就在他猶豫的時候,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心想:“我其實可以兩條線都布設電纜啊!俄羅斯的一條線滿足通訊的要求,而非洲的一條線則滿足預先部署勢力的要求。
林遠打定主意,就把這件事情寫成了一封信函,讓人送給福爾,福爾見到這封信函之後肯定會去和俄國方麵交涉的,至於交涉的內容,福爾肯定會把布設通信電纜說成是為百姓造福的大好事,讓俄國人不得不答應。
林遠送去了信件,細心想了一下,覺得在法國沒有什麼事情了,隻等著簽署幾份文件,敲定文物歸還的具體細節,就能夠赴英國談判了,想到俄國,林遠便給國內發了一條消息,詢問俄國在外東北地區的駐軍情況。
國內給的答複讓林遠大吃了一驚,原先俄國在海參崴的艦隊主力已經北上,由於海參崴有太多的大型岸防炮,所以他們進入了勘察加半島上的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軍港,而且那裏的軍港已經開始大量訓練當地的農民,似乎準備著隨時反攻海參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