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 論戰門捷列夫(1 / 2)

門捷列夫見林遠提到他苦心鑽研數十載才發現的元素周期律的時候滿臉的不屑,不由得火冒三丈,在林遠的曆史中,門捷列夫就是一個火爆脾氣,很多時候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因為一點小事就大動肝火,等發完脾氣之後就把這件事情拋在腦後。

門捷列夫怒道:“你懂得什麼是元素周期律嗎?”

林遠一笑,說道:“我有什麼不懂的,不就是不同的元素在性質上有相似的地方嗎?把這些元素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出來就形成元素周期表了,你也不是第一個排出元素周期表的人,你的周期表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才繪製出來的!”

門捷列夫說道:“你既然知道元素周期律是什麼,還知道別人也曾經排列過元素周期表,相信你應該知道我的周期表的偉大之處,我的元素周期表不僅給人類已知的元素排好了位置,而且還在表中留下了一些空白,指引後來的人們去發現新的元素。”

林遠嘿嘿一笑,門捷列夫見到林遠還是一臉不屑的樣子,於是說道:“我來給你講一個事情,在1875年的時候,法國的一位科學家,名叫德布瓦波德朗,他在用光譜分析比利牛斯山出產的鋅礦時……”

門捷列夫突然停下來問道:“光譜你懂嗎?”

林遠剛要說話,門捷列夫就說道:“你肯定不懂,好了,不要不懂裝懂了!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光譜,各種光其實是有顏色的,不同顏色的光在通過棱鏡之後折射的角度不同,所以可以用棱鏡把合在一起的光分開,分開的光就是光譜,不同的元素在燃燒的時候發出的光顏色不同,通過光譜分析,就能夠得知某種物體是由什麼元素組成的。”

“這位科學家在分析鋅礦的光譜之時,意外的發現了兩條很明顯的紫色線,然後他就應用了極其複雜的化學提純手段,最後得到了一種全新的元素,他把這種元素叫做‘镓’,這也是那座礦山的名字,然後他測算出這種元素構成的單質的密度是4.7千克每立方米,然後他這個發現發表在了《巴黎科學院院報》上,你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個報紙有多麼權威了。”

門捷列夫說到這裏自豪地說道:“你知道嗎?我根據我發現的元素周期律,認定這種元素構成的單質,密度應該在5.9-6.0之間,我把我的意見告訴了德布瓦波德朗,他又重新提純了這種元素,最後發現,這種元素的密度是5.94,看到了嗎?這就是科學的力量,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有預知未來的事情,那麼毫無疑問,我就是最偉大的預言家!”

林遠淡淡地一笑,說道:“你就沒有想過,你製定元素周期表的根基是錯誤的?”

門捷列夫問道:“你說什麼?為什麼說根基是錯的?”

林遠說道:“我問問你,你排列元素周期表的根據是什麼?”

門捷列夫說道:“當讓是元素原子的原子重量和元素單質的化學性質了。”

林遠笑道:“好,我們就來說原子的原子重量,你說說原子的原子重量是怎麼得來的?難道是用天平和砝碼稱量的不成?”

門捷列夫不屑地笑道:“原子那麼小,怎麼可能用天平來稱量,我們現在應用的原子質量,都是相對重量,是以氧為基準的,把氧的原子質量定為一,通過不同物質與氧氣反應的比例,然後得到這種原子相對於氧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