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致命劫難(2 / 2)

林遠當然不會說“矽酸鹽”,那樣張紫玉也聽不懂,於是林遠說道:“我知道,就是沙子。”

張紫玉眼神一亮,驚訝地說道:“沒想到林大人還是位內行人,的確,琉璃就是沙子燒製的,不過裏麵的工藝十分複雜,我就不對大人一一講述了,不過其中有一道關鍵工藝,需要用到一樣東西:我們把它叫做石堿。”林遠心想:“她說的這種石堿應該就是矽酸鹽工業中常用的純堿,也就是現代化學裏的碳酸鈉,純堿這個詞來源於二十世紀以後,原來中國用的堿都是天然堿,後來從外國進口合成堿,純度比天然堿高,所以才有了純堿這個稱呼,在製取玻璃的時候,必須要加入純堿。”

林遠想到這些,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你接著說。”

張紫玉說道:“這京城之中燒製琉璃器的也有十幾家,我們張家之所以能夠獨占鼇頭,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我們用的石堿非常純淨,別人家的堿都是商人從蒙古的堿湖帶回來的,而我們家的石堿,卻是從礦山之中挖出來的,也是賴上天保佑,我們找到的礦山,石堿異常純淨,這才能夠燒製出如此精美的琉璃。”

林遠知道在合成堿出現以前,人們都是使用天然堿的,天然堿的來源有兩個,一個鹽堿湖,另一個就是堿礦了,於是問道:“那個致命的劫難,是不是和堿礦有關?”

張紫玉點點頭,說道:“沒錯,我們突然有一天發現,堿礦中純淨的石堿已經開采一空了!再開采出來的堿,已經遠遠不如之前的純淨,這件事情把當時的家主嚇壞了,因為石堿一沒,我們的琉璃器就再也沒有了以前的神彩,我們張家幾代人積攢下來的名聲就都毀了。”

“更可怕的是,我們張家當時還應承下來幾十件琉璃器的訂貨,訂貨者幾乎全是京城權貴,甚至有幾件是內務府親自督辦,要送往皇宮大內的,純淨的石堿一沒,應承下來的生意就無法交貨,名聲毀了不說,還會有掉腦袋的危險。”

“我們當時的家主就把這件事情秘而不宣,當時就想到把一部分家業轉到關外去,可那時禁邊令森嚴,漢人嚴禁出關,於是我們一麵買通官員,偷偷出關,把我們祖上流傳下來的琉璃器運到關外,並在奉天一帶置辦土地,以求退身之路,一方麵從蒙古購置優質堿,希望能夠燒製出和原來一般無二的琉璃器。”

“可是家主費盡心血,還是沒能把琉璃器燒製出來,眼看日期將近,他便向內務府請罪,幸好當時道光皇帝說了一句:匠人不易,明君豈可為玩物而責之?我張家才免了抄家滅門的大難。”

“可是誰知道京城之中其他燒製琉璃的匠人,竟然串通那些權貴,到我張家索要他們定製的琉璃器,他們知道我們張家燒製不出,於是百般羞辱,肆意刁難,家主自知理虧,也爭辯不得,在一個深夜,家主竟然懸梁自盡!”

“我們張家雖然把工藝教給了師父一部分,可是最核心的工藝卻是一脈單傳,隻由上代家主傳給下代家主,並且是口耳相授,絕不許有一字半句落在紙上!家主在懸梁自盡之時,還沒有選定下任家主,於是我張家最精妙最核心的工藝就此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