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熾他們的裝備和林遠的部下沒法比,他們沒有自動步槍,更沒有機槍和火箭筒,不過林遠卻給他們弄出來了對付俄軍登陸船的東西。
林遠在設計雲爆彈之餘,還帶來了不少汽油,這些汽油都是沈陽工業區裏的煉油廠出產的,他讓大沽口守軍準備了不少酒壇子,然後把汽油裝進去,用布塞在壇子口,在使用的時候點燃布條,然後扔在對方的船上。
這個裝備的原理和二戰時期的“莫諾托夫雞尾酒”很相似,潘熾帶領著眾人劃著小船,來到俄軍的登陸船附近,燃起火把,點燃布條,把酒壇子扔了進去。
俄軍的登陸船其實都是民用漁船改裝的,幹舷很低,所以酒壇子都扔了進來,船體結構和舾裝都是木頭,被汽油一燒,頓時燃起了大火,冒出的滾滾濃煙嗆得俄軍士兵連眼睛都睜不開,哪裏還有心思開槍。
俄軍士兵見到濃煙裏無數小船駛來,不知道清軍士兵有多少人,都十分害怕,也不管登陸部隊還在岸上,就想逃跑,可是他們想跑都跑不掉了,因為此時正好趕上落潮,他們的船死死地陷在柔軟的泥沙中,動彈不得。
遠處的驅逐艦看見了火光,也聽見了聲音,可是他們想要開炮卻已經來不及了,清軍既然能把燃燒瓶扔在俄軍登陸船上,兩者的距離之近可想而知,潘熾按照林遠的指示,沒有過多糾纏,見到登陸船火起,就立刻撤出了戰鬥,驅逐艦追趕不及,眼睜睜看著他們逃走。
岸邊的戰鬥很快結束了,留守的二百俄軍加上船員,共計三百餘人,一百多人被燒死,其餘跳進水中,又被凍死了不少,剩下的才被後續的小艇救起來。
林遠在給潘熾下達命令之後,又通知神仙山上的李凱:“開啟雷達,探測敵艦目標。”
這型機載雷達的工作波長在厘米級,這樣的波長在大霧和煙塵中雖然會受一定的影響,但是探測精度還是足夠的,李凱很快說道:“探測到敵艦目標,根據雷達反射麵積來看,日軍和俄軍的五艘戰列艦都在我們的射程之內。”
林遠隨後命令道:“彙報射程之內的敵艦名稱。”
現代雷達可以通過所發射電磁波的極化信息來探知目標特性,進而儲存它們的特性,為目標識別打下基礎,馬誌梁不僅把機載雷達帶來了,還帶來了一套光學探測係統,光學探測能夠識別出軍艦的艦名。
光學係統和雷達係統又是相連的,這樣,探測出敵人軍艦的艦名之後,雷達就自動記錄下它的極化特征,李凱隨後說道:“在我們射程內的有俄軍戰列艦波爾塔瓦號,日軍旗艦富士號……”
林遠隨即說道:“通知姚峰,就打小鬼子的旗艦,富士!”
富士艦此時正在海上勻速運動,舷側對準炮台方向,雷達已經測算出了它的速度信息,姚峰帶領部下,三炮齊射,向著富士艦即將到達的位置射去。
日俄聯軍本來以為濃霧籠罩了炮台,大家誰也看不見誰,炮台的守軍肯定也不可能打到他們,他們哪裏知道山上有雷達這樣的東西!就在他們一無所知的時候,炮彈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