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122毫米加榴炮(2 / 2)

林遠湊近一看,青黃相間的土路上,有一支俄軍的隊列,隊列中還有不少騾馬拉著東西,中間的位置,騾馬拉著奇怪的東西,那東西有著長長的身管,好像火炮。

林遠指著那個東西,說道:“把鏡頭拉近一些,我要看看那是什麼?”

李凱操控著無人機上的照像機,調整焦距,很快,放大倍率更高的圖片顯示在了屏幕上,林遠看著那張圖片,點了點頭,果然是俄國人的火炮,整個隊列裏有十二門,說不定就是他們最新裝備的105毫米火炮。林遠心想:“既然老毛子的精銳炮兵來了,我也該試試新火炮了。”林遠隨即命令炮兵一營,準備出發。

炮兵一營是林遠新近建立的,聽從他直接指揮的炮兵部隊,這支部隊裝備了最新研製的122毫米加農榴彈炮,本溪的鐵礦質量極佳,再加上電弧爐開始運行,冶煉出來的鋼的各項性能指標大幅躍升,不過由於工業區規模有限,所以冶煉出來的優質炮鋼數量較少,炮兵一營也隻裝備了十門這型火炮。

北京艦上的三級軍士長姚峰親自擔任營長,他在操控北京艦近防炮係統之前,曾經是陸軍某炮兵師的技術骨幹,幾乎使用過我軍所有型號的火炮。

這支部隊就部署在虎林鎮附近,林遠把駐守三姓城的獨立二旅調到虎林鎮,配合炮兵一營行動。

獨立二旅就是原來的定武軍,原來的定武軍統領也改稱獨立二旅旅長了,劉鏢得了這麼一個新稱謂,很是高興,率先帶領騎兵營來到炮兵一營的駐地,與炮兵一營會合。

在前一階段的戰鬥中,定武軍繳獲了大批俄軍戰馬,這些戰馬全部用來裝備騎兵營,獨立二旅的機動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姚峰問道:“你們隻來了一個騎兵營嗎?”

劉鏢答道:“我們的主力步兵隨後就到。”

姚峰點點頭,命令手下把拉炮車的馬架好,檢查火炮,並用苫布把它們蓋好,準備出發,劉鏢看到那十門火炮,驚訝地合不攏嘴。

劉鏢指著那些122毫米加農榴彈炮,瞪大眼睛問:“它們的口徑那麼大,也能用馬拉著走嗎?”

由於設計時優化了炮身結構,所以這型火炮的重量量並不大,姚峰心想:“122毫米孔徑也算大嗎?你還沒見過203毫米的火炮呢。”

203毫米火炮是我軍陸軍裝備的最大口徑火炮,是集團軍級的支援火力,姚峰自然是不能把這件事情說出來,於是姚峰點點頭,嗬嗬一笑。

劉鏢又拍拍火炮身管和架體之間的圓筒,問道:“這是什麼啊?看著眼熟。”

姚峰說道:“你們在章義站的時候不是見過日本人的75毫米火炮嗎,那個上麵也有這個結構,這就是反後坐裝置,有了它,火炮在發射之後都不會向後動。”

劉鏢似乎難以相信,他勉強點點頭,這時他看到有個士兵把那個圓筒打開了一個小洞,拿著一根短杆伸了進去,他不由得問道:“他在做什麼啊?”姚峰笑道:“那是在檢查製退液,如果製退液沒有達到要求的數量,火炮就無法正常使用。”

劉鏢一臉茫然,他一眼瞥見火炮身管最前麵的粗筒,那上麵還開著孔,問道:“那是什麼?身管上怎麼有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