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用問詢的目光看向鬆花江艦隊的總指揮--於明,問道:“你們的炮艇,能不能穿過洪水區?”
江水的流速很快,炮艇在其中受到水流的衝擊力很大,所以炮艇極有可能控製不住,被波浪衝擊到礁石上,由於河水已經漫出了河道,所以有些地方的水很淺,炮艇在那些地方行進,極有可能擱淺。
而且上岸的洪水會卷積著大量的沙石,這些沙石也有可能打壞炮艇的螺旋槳,所以,炮艇在此時的江中行進,是十分危險的。
如果炮艇能闖過洪水區,到達拉哈蘇蘇城外,那麼就會在水麵上構築起一道鋼鐵長城,沒有炮艇的俄軍難以逾越一步。
於明想了想,說道:“我們可以試試。”
林遠知道此時不能猶豫,他願意相信於明艦隊的實力,從三姓城到達拉哈蘇蘇,水路有將近三百公裏,這樣的距離,以鬆花江艦隊的航速,需要花費十五個小時左右,於是林遠對張耀說道:“你部堅守十五個小時,我們的艦隊就會到達,必要的時候,你部可以請求空中支援!”
張耀答道:“明白!”
關閉了通訊器,張耀無奈地想:“請求空中支援也沒有用,俄軍的進攻隊形十分分散,而且城外是一馬平川的草地,無險可守,十五個小時,談何容易。”
十五個小時,即將決定城中三萬百姓和兩支軍隊的生死!
拉哈蘇蘇位於俄軍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城中百姓緊迫感十足,一聽說俄軍重兵壓境,立刻從家中出來,幫助戰士們防守,林遠也知道拉哈蘇蘇易攻難守,而且抽不出足夠的兵力駐守,所以早就把繳獲的一部分俄軍恩菲爾德步槍發放給拉哈蘇蘇的百姓們,並對他們進行了訓練。
俄軍的步槍足有十斤重,所以,在城中挑選的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總共召集了八百多人,此時已經全部登上城牆。
凡是依托河流防禦的,都是在河流的兩岸建立防禦陣地,這樣的防禦最具有靈活性,如果隻在一側建立防禦陣地,那麼這條河流也成了敵人的屏障,一營就在鬆花江的南岸和北岸修築了防禦陣地。
由於南岸沒有山,所以一營修築了幾條壕溝,不過張耀並沒有對它們抱有太大的希望,他知道這樣的壕溝沒有太大的用處,因為壕溝太長,他們的兵力太少,占據優勢兵力的俄軍很有可能在防禦最薄弱處突破防線。
果然,俄軍采用了全線突擊的戰術,他們在壕溝麵前幾乎是一字排開,這樣總能找到沒有一營戰士防禦的地方,一營的戰士看著遠處的俄軍,感到他們和以前的俄軍不太一樣,他們不再是傻乎乎地往前衝,而是十幾個人排成一個三角形,側翼的負責開槍掩護,向壕溝緩緩推進。
張耀並沒有立刻下達開槍的命令,一直到俄軍距離陣地隻有五十米的時候,才下令開槍,幾乎就在他們槍響的同時,俄軍的後方傳來了“噠噠”聲,那是馬克沁機槍的聲音,機槍的位置在衝擊隊形的側翼,子彈不會打到衝擊中的俄軍,卻能壓製戰壕裏的守軍。
張耀他們被俄軍的機槍壓得抬不起頭來,張耀連忙命令:全部撤到橋頭堡!
張耀他們剛開始起身往回跑,就被眼尖的俄軍發現了,他們立刻開始衝鋒,五十米的距離,普通人隻需要七秒就可以跑完,俄軍看著撤退下去的中國軍隊,心中滿是得意,心想隻要進入了戰壕,就可以輕輕鬆鬆向他們的後背射擊,就像在美麗的湖畔打又肥又笨的野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