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代人來說,時間早就是習以為常的東西,獲知時間的方式也很簡單,鍾表,手機,網絡,它們無處不在,可是在古代,這些東西一樣都沒有。
如果生活在城市,可以聽鼓聲確定時間,古代城市裏一般都建有鍾鼓樓,裏麵有日晷,沙漏一類的計時器,有專門的人負責記錄時間,到了某個時刻就敲打樓上的大鼓,敲擊不同的次數代表不同的時間。
如果生活在鄉村,就沒有這些東西了,想要知道時間,隻能靠天了,白天看太陽,晚上看星星,要是趕上陰天下雨,隻能迷迷糊糊地過日子了。
不過這些也不會對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古代社會是慢節奏的社會,沒有什麼需要在時間上嚴絲合縫的事情,所以古代社會一直沒有精準獲知時間的需求,直到進入工業化社會,鐵路,公路興起,不同地區的人交往越來越密切,這才有了精準獲知時間的需求。
林遠要想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麵貌,時間上的精確是必須要做的,所以他才想到借助瑞士的力量大造鍾表,有了大規模的鍾表行業隻是開始,更大的問題接踵而至,大家的鍾表的時間不可能都一樣準,沒準張三的和李四的差了一個小時,到底是張三的準?還是李四的準呢?這樣亂子就大了。
所以就必須有一個標準時間,大家都按照標準時間對表,就不會有問題出現了,比如很有名的倫敦大本鍾,最初的建設目的就是對表。
北京艦上有自己的標準銫原子鍾,誤差在五百萬年裏隻有一秒,這樣的銫原子鍾自然可以用來作為標準時間,可是中國那麼大,怎麼能把標準時間向全國公布呢?林遠自然地想到了無線電廣播,等到石油工業發展起來,有了充足的電能,電子工業也可以大規模發展了。
等到蘇威爾起身去找化石,林遠就回總督衙門聯係北京艦,東北地區是現代中國石油產量最高的地區,林遠知道在遼河下遊就有著名的遼河油田。
林遠對韓明光說明自己的想法,韓明光說道:“開采石油是必須的,可是我們艦上並沒有石油勘探領域的專家啊,隻有幾個戰士上大學的時候接觸過石油勘探,可是畢竟隻是理論上的,這麼多年沒用,基本上都忘光了。”林遠說道:“政委,你怎麼忘了,我們的飛機上就有能夠探測石油的設備啊!”
韓明光說道:“你說的是雷達嗎?我們的雷達可沒有地下探測能力啊!”
林遠說道:“前一陣子,我們為了增強對敵人地下掩體的打擊能力,特地裝備了一批地下探測雷達吊艙,你想起來了吧?”
韓明光說道:“我想起來了,是有這麼一回事,我馬上派人去你那裏。”
讓林遠沒有想到的是,帶隊來的人竟然是在北京艦上玩遊戲被他抓住的李凱,林遠一見到他就笑道:“遊戲玩得怎麼樣啊?”李凱苦笑道:“艦長,您可別提了,我們團長讓我在全團大會上讀檢討,丟死人了。”
林遠說道:“我們的這型雷達吊艙,性能怎麼樣?”
李凱說道:“性能自然是數一數二的,尤其是這型雷達的技術來源,說起來您可能都不相信!”